近年來捷克夏季氣溫明顯升高,但捷克人家中裝設冷氣比例僅16%,主因包括考量電費、法規限制與夏季較短等,因此更偏好開窗通風降溫。喝啤酒、沖冷水澡、到湖邊游泳等,是捷克人常見的消暑方式。

▲近年來捷克夏季氣溫明顯升高,但捷克人家中裝設冷氣比例僅16%。(示意圖/資料照)
根據捷克氣象局的資料,近年來夏季氣溫明顯升高,超過攝氏30度的天數逐年增加,首都布拉格甚至偶有突破35度的高溫。然而,一項於2023年8月的調查顯示,僅16%的捷克民眾表示家中配有冷氣設備。
捷克家庭普遍不裝冷氣,背後有多重因素,例如考量到冷氣耗電量高,加上捷克電價偏高,恐加重家庭開支負擔。此外,有的建築受限法規規範,或位於歷史保護區,安裝冷氣需經繁瑣的審批程序。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民眾認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可能影響健康。
記者詢問捷克民眾對裝冷氣的看法,多人表示,與其依賴冷氣,他們更習慣開窗通風降溫。捷克民眾Marek說,夏天大概只有2至3個月,一年中剩下的10個月天氣都太冷了,所以沒必要裝冷氣,「開窗讓風進來就好了」。
捷克民眾Pavel說:「只有有錢人家裡才會有冷氣,例如新建的房子、別墅,在那裡冷氣是房子設備的一部分。一般的公寓根本不會有。大家只是打開窗戶,讓風進來。」
對於是否有裝冷氣的計畫,Pavel說,他沒有這個打算,因為他僅是公寓租客,若想裝冷氣就得自己出錢,還得詢問房東,「因為這對公寓算是滿大變動,需要簽很多文件,還要等批准,非常麻煩」。
至於夏季時該如何消暑,Marek表示,他會吃冰淇淋,或沖冷水澡。很多人會去游泳池或湖邊玩,「當然,還有喝沁涼的啤酒,這是不可或缺的」。
Pavel說:「我今天剛好去拜訪一位有錢的朋友,他家花園裡有個小湖,我要跳進去涼快一下。」
在捷克,夏季的工作環境也受法律保障。根據捷克勞動法,雇主有義務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因此在熱浪期間,若辦公環境變得難以忍受,雇主可讓員工居家工作。
此外,當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6度時,雇主必須提供定期的帶薪休息時間。對於戶外工作或高強度體力勞動,例如建築工地,若氣溫超過30度,必須提供含礦物質的飲用水。若雇主未保障員工在熱浪期間的安全,可能面臨法律責任與賠償。(中央社布拉格1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