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陳慈鈴報導

▲美智庫兵推中國封鎖台灣,預估天然氣大約10天耗盡。(示意圖/資料照)
台海情勢變化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而中國從未放棄對台灣動武,近年來更是不斷透過各種手段恫嚇台灣。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新報告分析,中國如果封鎖台灣,天然氣大約10天就會耗盡。除了傷亡外,一旦美軍沒有介入,台灣40%的船隻將會被摧毀。
這份報告名為「斷電?兵推中國封鎖台灣」(Lights Out? Wargaming a Chinese Blockade of Taiwan),發表時間為7月31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在各種情境下共進行了26場兵棋推演,並分析在不同層級下,台灣、美國及中國的損失。
研究指出,幾乎所有情境都會出現傷亡;任何封鎖行動都會引發難以控制的升級壓力。若中國在封鎖中動用軍事力量,美軍沒有介入,台灣40%船隻可能遭到摧毀。台灣天然氣大約10天就會耗盡。台灣雖然擁有大量煤炭與石油庫存,但若無補給,煤炭在7週後耗盡,石油則在20週後用完。糧食方面問題不大,因為台灣的本地生產、龐大庫存,以及填補缺口所需的航運量相對有限。而能源與運輸船隻,屆時則會是台灣的生存命脈。
研究分析,封鎖並非中國的「低成本、低風險」選項,因為激進行動會讓其他國家提高戒備,甚至導致中國損失在入侵時所需的重要軍力資源。若美國啟動補給行動,每天需要超過800架飛機參與,但如此龐大的運輸只能提供基本生存所需,台灣仍會面臨嚴重的經濟與社會危機。基於台灣的能源需求,如果中國嚴格執行封鎖,台灣可能在數週內經濟崩潰。一旦中國不願解除封鎖,台北將很快面臨以精確軍事打擊回應的壓力,進而可能引發區域戰爭。
26場兵推,以這一場的傷亡人數最少,約500人。起初,中國佔領了台灣的金門和馬祖,並在周邊海域佈設水雷。美國與台灣則以護航回應,中國隨即發動攻擊。美國、日本與台灣開始籌措更多商船,包括動員和購買船隻。日本則組織懸掛日本國旗的船隻,運送人道救援物資參與護航行動,中國鎖定其中一支人道救援船隊攻擊。隨後,美、日增援沖繩與九州地區。中、美、日、台之間爆發了護航戰(convoy battles),最終促成中國、台灣與日本展開談判,並達成協議:往台灣的船隊由中日雙方共同護航。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建議,美國應準備對中國封鎖或其他升級行動快速反應;外交方面,華府應勸阻其他國家向台灣施壓,避免台灣為了恢復正常經濟活動而向中國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