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2025年8月7日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秋」,也是曆法中難得一見的天赦日,兩者相遇形成少見的「雙吉日」組合。依據傳統曆法,天赦日為全年最吉祥的日子之一,適合祈福懺悔、轉運許願。

▲立秋。(圖/CANVA製作)
立秋為秋季的起點,象徵萬物進入收斂沉靜之勢。古人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自然界的陽氣開始由升轉降,人應順應天時,調整生活節奏與作息,啟動「養陰潤肺、護肝養身」的秋養策略。

▲立秋建議吃滋補養肺的食材。(圖/CANVA製作)
秋季屬金,對應人體五臟中的「肺」。由於燥氣為秋之主氣,肺屬「嬌臟」,不耐寒熱,最易受燥邪所傷。立秋養生首重潤燥養陰,飲食宜多攝取如銀耳、百合、山藥、蓮藕等養肺食材,以及梨、蘋果、山楂等滋陰水果,並以蜂蜜潤肺補氣;忌暴飲暴食、忌食油膩煎炸之品,避免腸胃積熱與秋燥並存。
此時亦是進補之始,但切忌大補特補,應以「食補優於藥補」為原則,慢補溫養、順應氣候為上策。秋屬金克木,金氣旺而抑木氣,木對應肝臟,因此此時也應注意養肝護目。古人提倡「少辛增酸」,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葡萄、檸檬、番茄等酸味果蔬,以助肝氣生發,維持肝血調和,減少眼部疲勞與乾澀。

▲二十四節氣與農作息息相關。(圖/CANVA製作)
另外,農諺有「秋到早起差下午」之說,提醒農民把握時節完成插秧,避免稻作因晚秋低溫影響生育,導致減產;「立秋無雨最堪憂,萬物從來只半收」則說明立秋當日有無雨水對農業發展極為重要。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