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沈玉琳晚間發文證實罹白血病。(圖/資料照)
沈玉琳7月29日因猛爆性肝炎緊急住進台北三總加護病房,入院至今9天,三總幫他安排了各項精密檢查,並轉往血液腫瘤科;如今有媒體報導他確診白血病(血癌),沈玉琳今(6)晚臉書發文證實,並表示療程會持續一段時間。另據傳他罹患的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表示,血癌患者血球都會偏低,如紅血球過低會貧血,白血球過低易高燒不退等,呼籲若有不明原因發燒、莫名瘀青出血、骨骼疼痛等急性症狀應就醫進一步檢查。
沈玉琳今日晚間臉書發文表示:各位親愛的朋友們、粉絲們,關於我的病情,簡單講就是一種白血球異常增生的白血病,由於狀況緊急,我已經住院治療幾天了,療程會持續一段時間,接下來可能會暫時無法與大家見面。
真的很感謝大家的關心與祝福,每一句鼓勵我都收到、都放在心裡,這些支持,會是我療癒過程中最強大的力量。請放心,我會好好配合治療、專心養病,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帶著笑容回到你們面前,繼續做我熱愛的事,過我喜歡的生活。我們後會有期 Together foreve。
根據國泰醫院衛教資訊,白血病依照臨床病程進展的速度可分為: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白血病;此外可以再依據細胞的來源及型態特徵,細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盧孟佑表示,血癌患者血球都會偏低,如紅血球過低會貧血、臉色蒼白;白血球過低易高燒不退、容易感染;血小板過低則會凝血功能變差,出現流鼻血、牙齦出血、莫名多處瘀青等;也有少數個案會出現肝脾腫大,但比較不好發現。
對於急性血癌,盧孟佑呼籲起初症狀不具特異性很容易被誤判,如出現貧血、發燒不退、身體出現莫名瘀青與牙齦出血、骨頭疼痛等症狀,應進一步就醫檢查,醫師可從抽血透過血液檢查來檢視白血球、血紅素及血小板等數值;或透過骨髓抽吸及切片檢查來鑑別診斷。治療則多以化療為主,並定期追蹤血液檢查確定疾病是否復發。
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蔡承宏受訪則說,血癌患者治療取決於基因型與染色體變化決定風險分級,低風險者預後較佳,存活率可達70%;中等風險者若有合適的捐贈者,可考慮進行骨髓移植;高風險者建議及早進行骨髓移植,爭取存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