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減肥不復胖有方法了!新研究揭「它」能讓人吃甜又改善腸道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最新研究指出,在健康飲食的框架下,以甜味劑與甜味增強劑取代部分糖分,有助於肥胖者維持減重成果,還能改善腸道菌相。(圖/Pixabay)
最新研究指出,在健康飲食的框架下,以甜味劑與甜味增強劑取代部分糖分,有助於肥胖者維持減重成果,還能改善腸道菌相。(圖/Pixabay)

減重是現代人的重要議題,但不復胖更是關鍵。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在健康飲食的框架下,以甜味劑與甜味增強劑取代部分糖分,不僅有助維持減重成果,還能改善腸道菌相,是「體重不反彈」的有效工具。

經常分享健康、醫藥新知的臉書粉專「藥時事」表示,高糖飲食會推動肥胖與代謝風險,但要長期完全戒糖,對大多數人非常困難。最新發表於《Nature Metabolism(自然代謝)》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發現,在健康飲食的框架下,以甜味劑與甜味增強劑取代部分糖分,有助於肥胖成人更穩定地維持減重成果,還有助於改善腸道菌相。

這篇研究的重點不在「用甜味劑就會瘦」,而是達到初步減重後,如何更輕鬆地維持減重效果。

研究團隊找來341名成人及38名超重/肥胖兒童。成人先進行 2 個月低能量飲食,成功減掉5%以上的體重後,進入10個月體重維持期。其中一組使用甜味劑組,也就是用含甜味劑/甜味增強劑的產品替代高糖食品;一組則維持原來的碳水攝取形式,追蹤時間共1年。

研究結果發現:

1. 更能維持減重效果:

甜味劑組比對照組多維持 1.6 公斤的減重優勢,甚至可達3.7公斤。這意味著,對已經成功減重的人,以甜味劑取代含糖品,在健康飲食原則下,的確有助於不復胖。

2. 腸道菌相也變好:

甜味劑組的腸道菌相出現短鏈脂肪酸相關菌群增加,及甲烷生成微生物比例上升。這意味著,這些變化與能量回收、腸道生態穩定與黏膜健康關聯,有機會是維持體重的「微生物助力」。

但研究團隊也提醒,有些人對某些人工代糖,例如山梨醇、木糖醇等較敏感,容易脹氣/腹瀉;非營養性甜味劑(如甜菊苷、蔗糖素、阿斯巴甜、醋磺內酯鉀等)通常不產生熱量,但也要避免超量。

研究人員表示,在健康飲食的大前提下,以甜味劑取代部分糖分,是「體重不反彈」的有效工具。它能把已經取得的減重成果鎖住,還有機會讓腸道菌相往有利方向調整。

#減重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 #直播中LIVE】國軍建無人機專責部隊!顧立雄立院報告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