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雖然我國經貿辦、經濟部皆稱四月就已說明課稅原則,但是不少勞工認為應該重新說明。(圖/資料照)
美國對等關稅上路,台灣暫時性稅率為20%,經濟部貿易署表示,台灣須在20%之外再加上貨品原有的最惠國(MFN)稅率及任何反傾銷或反補貼稅,引發輿論譁然,在野黨群起攻之。貿易署副署長胡啟娟今(9)日在媒體聯訪時說,美方4月發布稅率後,貿易署當月除發布懶人包說明關稅如何加徵,也邀請美國律師向台灣出口、報關業者作說明,業者、公協會都清楚瞭解關稅計算方式,13日還會再邀美國關務律師說明通關實務。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也在接受部分媒體採訪時聲稱,與公會的認知相同。不過,《三立新聞網》爬梳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同業公會官方網站,發現其8月7日公告稅率的公文當中並未顯示疊加稅率,而公文標示時間為8月4日,經濟部說明20+N時間為8月5日邀請美國律師舉行「美國對等關稅線上說明會」,公會9日所指認知相同,讓不少勞工不買單。
一名上市工具機公司勞工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點出,這代表政府部門之間沒有協調好,尤其4月關稅後來被川普延長90天,七月底宣布20%的時候,政府又說是「暫時關稅」,所以公司也一直很想要有最新、最完整的說法。他說公司在看關稅議題時,覺得好像沒有20%那麼簡單,但這次又沒有像4月初一樣召開記者會說清楚,而且也都說是暫時關稅。
除了政府態度,更讓勞工們感到恐慌的是,目前看起來,日本已經和美國斡旋到和歐盟一樣,沒有疊加稅率的問題,這對台灣工具機素來在國際以「毛三到四」(毛利率3%-4%,諧音梗:茅山道士)的國際角色來講,無疑敲醒喪鐘,經濟部說要發放補助款,多元拓展每家企業500萬元,足以支撐企業養人過渡嗎?在他看來,不要叫這個為「衝擊補助」,直接說是給產業的「喪葬費」還比較適合。
8月5日,他出席勞動部召開勞動部僱安委員會時,會議中不少勞工質疑部長洪申翰j無薪假補助到7成、擴大產業別的說法,勞動部的回應居然是「在等經濟部衝擊產業別出來」。這名勞工說,他真的很希望行政院能完整的對產業一次說明、補助,而且就幾個產業如橡膠、工具機而言,是不是協助「轉行」會比協助「轉型」還來得快。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同業公會網站翻攝,其說明內容未包括疊加。(圖/翻攝自公會官網)

▲相關公協會公文內容並未說明在原稅率上增加20%。(圖/翻攝自公會官網附件)
政府動態:疊加稅率產業、勞工政策
從目前政府釋出訊息來看,疊加後關稅工具機:原 MFN 稅率 4.7% → 疊加 20% 後為 24.7%、原零關稅農漁產品(如蝴蝶蘭、鬼頭刀):直接調升至 20%、紡織品:原稅率 10%~20% → 疊加 20%、塑橡膠:原稅率 3%~6% → 疊加 20%、自行車:原稅率 5.5%~11% → 疊加 20%
勞工方面,8月4日勞動部長洪申翰達立場,強調關稅實施後若慘業受衝擊,未來將擴大針對減班休息(無薪假)勞工實施的雇用安定措施,包括將薪資差額補貼成數從五成提高至七成、擴大適用行業別,洪申翰說明,目前適用的行業大概是橡膠業、機械業,還有一些運輸的零組件業,接下來會把適用行業的範圍擴大到受到關稅影響,也包括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的行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