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楊惟甯報導

▲「進站要嗶卡」英文怎麼說?(圖/資料照)
許多人在遇到不熟悉的單字或臨時需要中英互譯時,都會習慣打開Google翻譯求助,卻也因此鬧出許多笑話。近日就有網友發現,若想將搭乘捷運時常聽到的「進站要嗶卡」翻成英文,結果竟會出現「Pikachu(皮卡丘)」,讓不少人瞬間笑翻,意外在社群掀起熱議。
近日網路上流傳一張截圖,只見在Google翻譯輸入「進站要嗶卡」,並將語言設定為「繁體中文(台灣)」翻譯成英文,系統就會生成「You need a Pikachu to enter the station.(你需要一隻皮卡丘才能進站)」,似乎是將「嗶卡」的動作直譯成「皮卡丘」,讓整句話變得格外逗趣。

▲「進站要嗶卡」繁體中文翻英文會出現皮卡丘。(圖/Google translate)
對此,遠東巨城購物中心小編也實際操作,發現果然真如網路流傳,還幽默附註:「道理我都懂,但皮卡丘要去哪裡領?」引發網友留言接力惡搞,「可能要先找到小智」、「要去大木博士家領」、「請火箭隊幫忙找」、「跟李奧納多皮卡丘買」,甚至有人笑問「巨城有賣嗎?」、「領取處是在門口嗎?」貼文短時間就吸引近萬人按讚。
《三立新聞網》記者實測則發現,若將Google翻譯語言設定改成「簡體中文」翻譯成英文,系統會給出文法正確且符合原意的「You need a card to enter the station.(進站需要刷卡)」;但切回「繁體中文」模式時,「嗶卡」依舊會被辨識成「皮卡丘」。

▲簡體中文翻英文則文意正確。(圖/Google translate)
事實上,Google翻譯過去也曾鬧出不少經典笑料。像是有韓國店家想提醒顧客進店要戴口罩,因韓文中的「口罩」與「面膜」同為一詞,結果被翻成「未敷面膜禁止出入」,令人哭笑不得;還有外籍看護想向雇主要奶粉照片,卻因語意誤判,被翻成「你給我一張你媽媽奶的照片」,瞬間尷尬爆表。此外,不少網友也會刻意輸入特定字詞串,利用Google翻譯的發音功能模仿汽車聲、唱歌,成為另類娛樂,經常掀起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