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彭淇昀報導
楊柳颱風昨(13)日僅快速登陸台灣3小時就出海。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目前已經遠離台灣,但颱風尾卻給香港一帶引發了旺盛對流降雨,甚至還發布黑色暴雨警告;此外,8月最後一週至9月初,南海到菲律賓以東海面的季風低壓槽可能又會再度建立,低壓槽中可能就會有擾動開始發展。
吳聖宇表示,楊柳颱風已遠離台灣,但颱風尾卻給香港一帶引發了旺盛對流降雨。(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吳聖宇在臉書發文表示,完全不拖帶水的楊柳颱風來去匆匆,是標準的一日颱風,今(14)日已經遠離台灣附近,但是颱風尾卻給香港一帶引發了旺盛對流降雨,香港天文台一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雨勢應該會持續到今天下半天。
吳聖宇指出,楊柳颱風離開之後,今日台灣受太平洋高壓外圍東南到偏東風以及颱風殘餘水氣影響,花東、恆春半島仍有局部短暫陣雨,西半部午後有局部熱對流雷雨,熱對流發展的區域仍可能有局部短時較大雨勢發生機會。受下沉增溫作用影響,中南部局部單點有超過36度以上高溫出現的可能性。
明後2天太平洋高壓增強,高壓中心可能向西推進至台灣以北,台灣附近為明顯且較強的偏東風環境,迎風面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陣雨,西半部午後仍有局部短暫熱對流雷雨,不過降雨會較為減少,降雨範圍以山區為主,雨勢也較為減小。西半部局部單點持續會有超過36度以上高溫出現的可能性。
吳聖宇提到,週日起南邊的季風低壓槽再度北抬,下週一、二(18-19日)將會經過台灣附近然後繼續北上,天氣漸趨不穩定,週日的午後雷雨增多,範圍擴大並有局部大雷雨出現機會,下週一、二會更不穩定一些,持續要注意午後大雷雨發生的情況。而這次的季風低壓槽內預估在南海、台灣以東(琉球海域)將會各自有低氣壓系統發展,其中位於南海的低氣壓發展較好,可能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大致會趨向海南島、廣東西部沿岸移動,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台灣以東(琉球海域)的低氣壓則是大致會緩慢北上,預報資料也顯示發展性較低,增強幅度有限,但是因為距離台灣不遠,未來仍需要多加觀察。
至於下週三、四(20-21日)季風低壓槽機會繼續北上並且逐漸減弱,太平洋高壓自台灣南邊向西伸展,台灣位於高壓脊的北方,大致為偏南到西南風環境,仍是維持午後雷雨的天氣型態,整體降雨較為減少,範圍也縮小,但還是要注意,仍有可能出現局部大雷雨的現象。
下週五起至週末太平洋高壓逐漸西伸北抬,轉趨強勢,台灣附近可望再轉為較強的偏東風環境,西半部午後雷雨將會持續縮減,東半部則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整體天氣趨於穩定。
至於下一波颱風,吳聖宇表示,到了8月最後一週至9月初,南海到菲律賓以東海面的季風低壓槽可能又會再度建立,低壓槽中可能就會有擾動開始發展,不過時間還太久遠,擾動的發展及移動都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