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鄭羽芳/綜合報導
一名烏克蘭士兵在哈爾科夫地區前線操作一架FPV無人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英國獨立報採訪烏克蘭前線醫護人員表示,俄羅斯大量使用無人機已經將烏克蘭前線變成殺戮地帶,使醫護難以前往救助。救難人員表示,俄烏雙方都有大量使用第一人稱視角(FPV)的無人機投入戰場,由於無人機射程遠且得以精準追蹤目標,傷患撤離過程變得更加複雜,也導致前線救援難度大幅提升。
新型態無人機改寫戰場規則
接受訪問的醫護人員回憶,曾經有傷患從頓內茨克(Donetsk)前線被送往前線醫療站,在醫護人員緊急處理之下仍宣告不治。麻醉師坦言未能及時搶救的原因,是「撤退過程耗費太多時間」。
108達芬奇狼營(the 108th Da Vinci Wolves Battalion)「烏爾夫」(Ulf)醫療隊的麻醉師博伊科(Daryna Boiko)在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指出,近年來無人機被大量應用於戰場。由於無人機射程遙遠,使得醫療後送任務變得極為艱鉅。「傷者本身就很危險,現在救護人員也面臨挑戰。」
FPV使周遭淪為「殺戮地帶」
博伊科提到,最大的難題是該如何將傷者安全運出前線。此刻廣泛被使用的無人機具有第一人稱視角(first-person view,FPV)功能,操作員能在發動攻擊前輕而易舉地辨識目標,使距離前線20公里的區域全數淪為「殺戮地帶」。對此,前線士兵直呼:「俄羅斯人進來就像在自家後院一樣。」醫護人員透露,現在幾乎所有人員的傷勢都來自無人機攻擊造成的高溫燒灼。
俄羅斯國防部新聞處曾發布一則影片,將一架FPV無人機飛向烏克蘭未公開位置的陣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精準打擊降低傷患生存機會
無人機令人感到恐懼的原因不只是它能精準偵測獵物,也在於它讓撤離過程變得複雜,傷患必須試圖擺脫追蹤,但生存機會卻會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醫療人員提到:「死亡率很高。你什麼也做不了,所有東西都被那些FPV燒毀了,甚至是坦克。」他說明,無人機配備的彈藥會由火箭推進榴彈(Rocket-propelled grenade)發射,爆炸威力得以穿透裝甲,金屬與碎片會在高溫之下噴入車廂,使軍人割傷、燒傷,甚至截肢。
撤離路線延長造成救援困難
博伊科回憶,過往救災業務多著重於處理士兵受到的槍傷。幾個月後,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醫療團隊在所有車輛上配備電子戰系統、使用偽裝,盡其所能保護自己與士兵,並希望能堅守既有陣地。
「我們努力保護自己和傷患,盡可能長時間地堅守陣地。如果我們不得不後退,傷者的撤離路線就會變得更長,對於身處險境的人來說,這可能會帶來致命的結果。」博伊科表示。面對無人機帶來的新型態戰爭,前線醫療系統同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