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多到怒炸!「輸入密碼錢就轉走…」法官怒噹被害人:能不能聰明點

社會中心/陳佳鈴報導

詐騙案頻傳案件多到連審案的法官都受不了!(示意圖-非該當事新聞事件/翻攝畫面)
詐騙案頻傳案件多到連審案的法官都受不了!(示意圖-非該當事新聞事件/翻攝畫面)

台灣詐騙案件持續氾濫,法院承辦量暴增,不少法官因疲於審理而情緒失控。執業律師林佳頻近日在社群媒體透露,自己在法庭上目擊一名法官因積案過多而憤怒發言,當庭斥責受害人「詐欺案多到審不完,你們能不能聰明一點?」此言一出,引發現場譁然,也掀起社會討論。律師指出,詐欺案件往往涉及層出不窮的手法,受害者難以防範,但審理壓力卻集中在司法體系,使得第一線法官與檢方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此番情緒化言論曝光後,網友意見兩極,有人批評法官不該苛責被害人,也有人認為這凸顯司法資源不足與詐欺問題失控的嚴峻現實。

林佳頻律師回憶,一次庭審中,法官要求受害者逐一說明自己如何受騙,但有些人連基本的過程都陳述不清。有名受害者支支吾吾半天,法官忍不住直接質問:「所以你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怎麼被騙的嗎?」氣憤之餘,他甚至喊出「詐欺案多到審不完!你們可不可以聰明一點,不要再被騙了?」這番話不僅震驚法庭,也讓旁人感到尷尬。

開庭時,另一名受害者表示,詐騙集團叫他「輸入密碼」,結果錢就被轉走。法官聽完立刻爆氣:「你輸入的時候沒看到那是『轉出金額』嗎?人家說是密碼你就信?難怪被騙這種金額!」法官的激烈反應雖然反映出他的工作壓力,但對受害人而言,已經遭遇金錢損失,還要承受精神上的公開指責,實在令人心酸。

作為辯護律師的林佳頻坦言,她對此情境感到矛盾。一方面,法官的斥責對被告來說是有利的,等於幫他們減輕責任;但另一方面,受害人經歷了被騙的打擊,卻還要在法庭上被修理,心境上的二次傷害並不公平。

林佳頻呼籲大家提高警覺,並提出防詐四大原則:陌生訊息勿輕信、不明連結勿輸入、銀行與檢警不會要求轉帳、掛斷可疑電話比匯款更安全。她希望透過這些提醒,減少詐騙案的發生,也能讓法官的壓力不再如此沉重。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1124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