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鈴/彰化報導
彰化南天宮內的十八層地獄油炸之刑,沒想到年輕人不畏鬼月禁忌,前往探險。(圖/三立新聞網)農曆七月俗稱「鬼月」,23日適逢七月初一「鬼門開」,民間普遍對相關習俗與禁忌格外謹慎。然而,隨著觀念轉變,不少民眾選擇在這個充滿忌諱的月份反向操作,透過看鬼片、聽靈異故事,甚至走訪陰間主題展館,藉此挑戰膽量。位在彰化八卦山的「十八層地獄」人潮不減反增,對此民俗專家表示「今年犯太歲或近期運勢不佳者,不宜前往」。
位於彰化八卦山麓的南天宮,近年成為年輕人熱門探訪景點。廟方打造的「十八層地獄」展區,以動態人偶與感應式嚇人機關重現傳說中的地獄刑罰場景,包括拔舌、油鍋等地獄設計。遊客只需購票50元,即可進入體驗,陰森氛圍令不少參觀者直呼「毛骨悚然」。
廟務人員指出,雖然鬼月傳統上被視為「好兄弟」在人間遊走的時節,但「十八層地獄」的參觀人潮非但未減,反而因「鬼門開」更顯熱絡,不少人特意選在此時進入展區,似乎想藉由氛圍加深刺激感。
民俗專家廖大乙提醒,鬼月應保持敬畏之心。特別是身體虛弱、今年犯太歲或近期運勢不佳者,不宜前往陰氣過重或氛圍強烈的場所。(圖/翻攝自南天宮粉專)對此,民俗專家廖大乙提醒,雖然現代社會對鬼月禁忌的限制逐漸鬆動,但仍應保持敬畏之心。特別是身體虛弱、今年犯太歲或近期運勢不佳者,不宜前往陰氣過重或氛圍強烈的場所,以免增加心理壓力或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他進一步指出,鬼月相關禁忌眾說紛紜,包括避免夜晚單獨外出、不可隨意拍人肩膀、忌食祭品,以及避免在水邊嬉戲等。廖大乙建議,民眾應抱持「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不必過度恐慌,但也不宜刻意挑釁,以平安順遂為首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