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醫愛吃「1健康零食」突腹痛!驚得肝癌、破裂出血 2罹癌原因曝光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一名醫師患有B肝,又因食用保存不當的花生而攝入黃麴毒素,導致肝臟長腫瘤。(示意圖/PIXABAY)
一名醫師患有B肝,又因食用保存不當的花生而攝入黃麴毒素,導致肝臟長腫瘤。(示意圖/PIXABAY)

肝癌的致病原因眾多,B、C型肝炎及黃麴毒素也是常見因素。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分享案例,一名醫師本身患B肝,平時抽血顯示,肝發炎指數正常,因此未定期照超音波,直到右上腹感到不適並接受檢查,才發現肝臟長腫瘤,甚至破裂出血,進一步追究原因,除了自身的B肝外,還與吃下保存不當的花生有關。

蕭敦仁在健康節目指出,他的老師是一名胃腸肝膽科醫師,每次看診都很細心,所以診療時間稍長,中午感覺肚子餓時,總是吃一盤花生充飢,未料在54歲時,他突然感覺右上腹不適,做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竟長了一顆腫瘤,確診肝癌,且已破裂出血。

蕭敦仁解釋,老師本身就患有B型肝炎,且未注意花生保存不當,因而攝入黃麴毒素,再加上平時忙著看診,只做抽血檢查,見肝功能指數(GOT、GPT)都正常,因而忽略做超音波,所以都未發現異狀,直到腫瘤變大、破裂,出現不適才察覺。

蕭敦仁提醒,花生一旦拆封,若沒有馬上吃完,一定要放進冰箱冷藏,尤其台灣天氣溼熱,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其為造成肝癌的一種化學性肝炎。除此之外,病毒性肝炎如B、C肝,還有代謝性肝病如脂肪肝,都是肝癌成因,若同時存在上述兩因素,得肝腫瘤的機會就非常高。

#祝你健康

GCS 2025 夏季例行賽W1D1-2025/08/30《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2025澎湖追風音樂燈光節DAY2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