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彥、林意芸/花蓮報導
花蓮市日出大道完工後爭議不斷,因為路面使用花崗岩鋪設,不僅昂貴卻被質疑止滑不足,加上排水設計造成路面傾斜,民眾更戲稱是「香斜大道」,多位騎士反映雨天容易打滑摔車,連里長、員警都中鏢,而縣府現在已在4個主要路口施作止滑工程。
花蓮市日出大道路面傾斜。一瓶保特瓶從車道直接滾了下來,明明是行車道路卻像「溜滑梯」,不只寶特瓶滑倒,騎士也身受其害。
當地居民:「滑倒過,那個我先生載我的時候,我們兩個一起跌倒了。」
花蓮市的日出大道完工後爭議不斷,不僅使用昂貴地磚,磚面卻不止滑,路面還因為排水箱涵設置讓路面出現斜度,被揶揄是「香斜大道」。
當地居民彭先生:「很多喔,我也好幾次了,騎摩托車要轉角去跌倒,我們里長這一次,那個里長也是跌倒一次啊,中正派出所的警員也跌倒啊。」
路面不止滑引發許多民眾抱怨。當地居民李先生:「斜的夏天(雨天)雨天就是打滑了,這常發生,這可以國賠嗎?可惡啊!」
日出大道進行打磨作業。民怨轟炸讓花蓮縣政府7月開始進行鋪面打磨作業,要增加路面摩擦力,不過施工點卻只在四個路口。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出面說明。花蓮縣政府建設處長鄧子榆:「到路口的時候如果你沒有減速的話,或者是沒有停下來的話,你可能就會有緊急剎車的狀況,尤其在這個下雨天的時候,那路面它的摩擦力會降低。」
縣府強調二輪族滑倒機率最高的地點就集中在十字路口,才優先施工改善,但當地民眾認為單純改鋪柏油、調整斜度比現行研磨方式更能長久維持安全,如何兼顧都市設計與使用者實際需求還需要持續討論與驗證,才能真正避免「香榭大道」再度變成「香斜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