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國光客運今年已停駛14條路線。(圖/國光客運提供)公路局表示,受疫情影響,公共客運總量目前僅恢復至疫情前的六至七成,國光客運因此在財務與營運考量下,陸續進行路線調整。繼8月底先行強制調整6條路線後,自9月8日起再有8條中南部國道客運路線停駛,改由統聯客運等其他業者接駛,民眾搭乘服務不受影響。
國光客運原本營運62條路線,這兩波合計已有14條確定停駛或整併,包含台北-高雄、台北-台南、台中-高雄、台北-新營、台北-屏東、台中-屏東、台中-台南及桃園-高雄等南部中長途路線。調整後,國光仍保有48條路線持續營運。票務方面,已售出車票將全額退費。公路局協調統聯、核心客運中心等業者加班車因應,確保運能不打折。
公路局表示,受影響的駕駛人員共158位,其中95人資遣或轉往其他公司、退休,另有63人留任,將分派至國光客運其餘路線。公路局說明,過程中國光客運均依勞基法辦理,未來會持續監督,避免勞資爭議。
公路局補充,目前國光客運仍有6條路線正在評估調整是否停駛或整併,將視旅客需求、業者經營狀況及替代運能安排,再決定後續規劃。
國光客運今年已停駛14條路線。(圖/國光客運提供)公路局表示,國光客運在路線縮編後,能節省營運成本,騰出的經費將投入駕駛薪資與油料支出,預期財務狀況可逐步改善。公路局指出,疫情後旅客習慣改變,加上高鐵競爭、少子化與駕駛員短缺等因素,國道客運中長途路線面臨較大挑戰,目前平均回復率僅6至7成,北宜等短途則已回升至9成左右。
除了路線調整,客運業者普遍也面臨人力不足問題。公路局統計,截至今年5月,全國公路客運駕駛員缺口716人、市區客運缺1565人,合計高達2281人。為協助業者招募人力,政府延續大客車駕駛訓練補助方案,提高訓練期間生活津貼,盼能吸引更多人投入客運產業。
公路局出面說明國光客運與其他家業者營運狀況。(圖/記者李育道攝影)公路局表示,截至今年9月,全國已有39條公路客運路線提出停駛或整併申請,經評估後21條同意停駛,其餘18條仍保留服務。公路局強調,未來將持續檢討國道客運路網,並透過TPASS月票、次數優惠等政策吸引乘客,同時加碼駕駛訓練補助,因應目前全國仍缺逾2000名駕駛的現況。
公路局強調,未來公路客運將朝與軌道運輸互補的角色發展,調整站點配置與經營模式,以符合公共運輸整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