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最低工資審議會9月登場,勞工與企業都繃緊神經,電價審議同步備受關注。經濟部長龔明鑫接連與工商團體、機械業者座談,強調會把企業界心聲帶進審議會。(圖/記者師瑞德攝影)最低工資審議會即將於9月登場,主管機關為勞動部,將牽動全台勞工荷包與企業成本。經濟部長龔明鑫接連與工商團體、機械業者座談被問及此議題時直言,依照現行公式,明年最低工資「當然會調漲」,但今年景氣狀況特殊,高科技與傳產落差大,「過去的公式至少今年來講不是那麼適當」,經濟部將把企業界的憂慮傳達給行政院與勞動部。
企業憂心公式僵化
媒體追問不同產業能否各自計算時,龔明鑫明言「公式是一致性,無法針對個別產業訂不同公式」,然而傳產景氣疲軟,與AI帶動的科技業榮景呈現強烈反差,讓不少企業直喊「跟不上」。
減班休息攀升
勞動部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全台245家事業單位、4,863人實施減班休息,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的就超過六成。龔明鑫坦言,下半年因關稅再調高10個百分點,將可能出現「下單延緩」現象,政府已動用移緩濟急資源,並推動《產業韌性特別條例》,預算總額突破1,000億元,盼為企業止血。
電價審議同樣受關注
除了最低工資,9月登場的電價審議會同樣備受矚目。主管機關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最終仍尊重審議會結果,目前台電與能源署正積極搜集資料,提供專家委員判斷依據。外界憂心若電價再漲,恐成為壓垮傳產的另一根稻草。
匯率波動企業喊苦
至於匯率挑戰,龔明鑫說「市場決定是原則」,但若短期波動太大,將嚴重干擾企業接單與報價。為此,經濟部已責成信保基金推出匯率避險保證措施,強調不會「雨天收傘」。
機械業寄望AI建設
龔明鑫也向台中機械業者喊話,強調政府明年將啟動AI十大建設,把智慧應用擴散至各產業,並加碼補助升級與汰舊換新,最高補助達五成,鼓勵採購國產設備。
最低工資調漲是否成真,電價是否再漲,將在9月審議會後揭曉。對勞工來說,是生活改善的希望;對企業來說,卻可能是雪上加霜的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