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癌症弱勢」健保限縮給付 癌友自費百萬淚:是不是應該再嚴重一點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癌症希望基金會表示,部分癌別可能在健保預算分配上被邊緣化,導致成為用藥弱勢。(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癌症希望基金會表示,部分癌別可能在健保預算分配上被邊緣化,導致成為用藥弱勢。(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健保署近幾年就擴大給付癌症新藥,不過癌症希望基金會今(4)日指出,近5年納入健保的新癌藥高達67%設有限縮條件,許多「弱勢癌症」病人陷入藥少又被限縮的困境。一名卵巢癌第3期病友分享,針劑標靶藥健保給付規範只給第4期的病人,如今她已自費100萬,感嘆「同樣是晚期,我曾想過是不是我應該再嚴重一點,才值得被同情?」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董羅盛典表示,對於健保署加速審查新藥,接軌國際指引,給予肯定,尤其肺癌、乳癌、轉移性大腸癌的給付已趨完整。不過聲量相對較低的「弱勢癌症」,包括口腔癌、胃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罹患人數不一定少,卻因為「資源弱勢(藥品選擇少)」、「發聲弱勢」、「經濟弱勢」,恐在健保預算分配上被邊緣化,導致成為「用藥弱勢」。

癌症希望基金會去年(113)調查發現,近5年納入健保的新癌藥有高達67%設有限縮條件,與國際臨床指引不符,迫使許多病人只能自費求生。盤點近十年納入健保給付的品項,共有113個藥品、165個適應症,與前三大癌別(肺、乳、大腸)用藥相對完整的情形相比,發生率高居第六位的口腔癌、第八位的胃癌、第十位的子宮體癌(多為子宮內膜癌),以及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七名的卵巢癌,都屬於資源弱勢的癌別。

在104-114年納入健保給付的品項,共僅有10個適應症,其中子宮內膜癌10年來更是沒有給付任何新藥。此外,10個適應症中,有4個適應症被限縮給付,佔比為40%,雖然看似不高,但這些癌別本身藥少又被限縮時,極可能斬斷癌友治療機會。

一名卵巢癌第3期患者小香指出,112年確診,開刀後接受6次化療家針劑標靶藥2年,然而針劑標靶藥在健保給付規範只給第4期的病人,第3期病人必須自費,小香認為「生病沒關係啊,有健保在保護我,沒想到同樣是晚期、高風險的卵巢癌,健保卻只給付4期的病人,我曾經想過是不是我應該再嚴重一點,才值得被同情」。每次治療需要3萬元左右,目前已經自費100萬元。

羅盛典呼籲,不要遺忘以上弱勢癌症的需求 ,針對胃癌、子宮內膜癌國際指引第一線基礎化療藥物,因無藥證而健保不給付的困境,或可比照健保署去年底針對早產兒用藥首次核准「適應症外使用」(Off Label Use)納入給付先例,政府應召集相關單位協商如何從法規解套,讓胃癌、子宮內膜癌病人治療平權受到保障;對於口腔癌能放寬免疫與標靶不得互換的給付規定,讓口腔癌病友有第二條路可走;卵巢癌健保給付能放寬,讓同為晚期的病人獲得保障。

#癌症治療

【立院榮譽顧問EP.135】驚悚!普丁習近平笑談:長生不老+器官移植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