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日前英國前首相強生訪台發表演說,強調英國與台灣站在一起。(資料照)「如果真的爆發戰爭,我深信台灣人一定會奮起抵抗,而且我也不相信他們會孤軍奮戰。」前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在上月初訪問台灣後,於6日在英國《每日郵報》專欄中發表了這篇擲地有聲的觀察報告。強生在文中不僅盛讚台灣人民的堅韌決心,更從戰略高度剖析了台灣在地緣政治和全球科技供應鏈上的無可取代性。
強生在專欄中回顧了他的訪台見聞,表示在與台灣政商菁英交流時,他們傳達了極為堅定的訊息:「即使犧牲生命也要阻止中國掐住西方的科技命脈」。這些年輕世代向他描述了來自中國的各種霸凌行徑,從網路上的假訊息戰,到軍事上的挑釁演練與威脅,都讓台灣的生存受到嚴峻挑戰。
總統賴清德(右)與接見英國前首相強生訪團。(圖/總統府提供)真正的核心問題:台灣人民的抵抗決心
儘管強生認同台灣正積極提升國防預算與加強軍事訓練,但他認為,真正的核心問題並不在於軍事力量的懸殊。在與這群年輕人的對話中,強生觀察到,無論是北京或華盛頓的軍事規劃者,最想知道的都是:一旦戰爭爆發,台灣人民究竟會如何回應?他相信,當人民為了自由與主權挺身而出時,他們將會展現出難以擊潰的決心。
強生在文中強調,台灣人民從香港的教訓中早已得知,共產中國的承諾根本不可信。台灣人渴望自由,也清楚地表明不願意接受北京統治,這股強大的集體意識,才是最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感到迫切、亟欲箝制的力量。
英國前首相強生(左)致贈親簽回憶錄給總統賴清德。(圖/總統府提供)台灣晶片是西方命脈 第一島鏈戰略要地
強生指出,中國若想攻打台灣,其實並非易事。台灣與中國大陸隔著80英里(約128公里)的險峻海峽,多數海岸線都是岩岸,難以進行大規模登陸。然而,大多數軍事分析家仍認為,若沒有外國援助,台灣最終難以對抗中國龐大的軍力。
強生點出,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對西方世界將是嚴重的戰略災難。這不僅是因為台灣目前生產全球高達95%的高階晶片,這些晶片是人工智慧(AI)等尖端技術最關鍵的命脈;更重要的是,若中國成功控制台灣,將能突破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第一島鏈」,進一步擴大其軍事投射能力。最根本的是,這將意味著以暴力推翻一個民主政府,完全無視台灣人民的意願。
前總統蔡英文與訪台的英國前首相強生會面。(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來自盟友的承諾:台灣絕不孤軍奮戰
強生在文末提及,習近平曾威脅要在2027年前奪佔台灣,這個說法雖來自美國情報圈,但應嚴肅看待。然而,他認為美國在法律上已承諾為台灣提供武器,且任何一位美國總統都難以坐視失去這個擁有全球頂尖晶片產業的民主盟友。一旦美國出手,英國與澳洲等國也將難以袖手旁觀。
他最後總結道:「我們必須祈禱戰爭永遠不會發生,整體來說我認為發生的機率不高。但若真發生,我相信台灣人會抵抗,而且我也不相信他們會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