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她本是「公主伴讀」卻陰錯陽差當上皇后,執掌後宮54年!

大陸中心/唐家興報導

孝和睿皇后從伴讀侍女成為皇后,一生堪稱傳奇。(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孝和睿皇后從伴讀侍女成為皇后,一生堪稱傳奇。(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女性的命運多半受家庭背景所限。清朝時期,若沒有顯赫家世,無論是男子入朝為官,還是女子入宮為妃,都難有出頭之日。然而歷史上總有例外:孝和睿皇后就是其中最傳奇的一位。她原本只是乾隆帝最小女兒的伴讀侍女,卻因一場意外被乾隆賞識,從此命運徹底改寫,最終成為執掌後宮長達54年的皇后。

衰落貴族的孩子,意外踏入皇宮

孝和睿皇后本姓鈕祜祿氏,乾隆四十一年出生於逐漸式微的貴族之家。雖然鈕祜祿氏曾是清朝的顯赫大族,族中多有皇后與妃嬪,但她出生時家道已衰。據記載,她的父親恭阿拉曾生活困苦,靠販賣小物維生,後來才混得一個佐領小官職。這樣的出身,與她後來的榮耀形成鮮明對比,也為她的人生鋪下戲劇性的伏筆。

孝和睿皇后本姓鈕祜祿氏,乾隆四十一年出生於逐漸式微的貴族之家。(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孝和睿皇后本姓鈕祜祿氏,乾隆四十一年出生於逐漸式微的貴族之家。(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6歲入宮伴讀,一眼被乾隆帝看中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她六歲那年。乾隆最疼愛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因需要年齡相仿的伴讀女子,宮中選中了鈕祜祿氏。檔案中記載:「十公主侍讀鈕祜祿氏,佐領恭阿拉之女」,這短短的一句話,成為她人生新篇章的起點。

隨著歲月流轉,乾隆對這位聰慧伶俐、姿容端麗的伴讀女孩留下深刻印象。乾隆五十五年,皇帝為皇子永琰(後來的嘉慶帝)選妃時,鈕祜祿氏因出身名門、兼具才貌,又曾在宮中做過伴讀,順理成章脫穎而出,被冊立為側福晉。

從側福晉到繼后,掌控後宮五十餘年

永琰繼位成為嘉慶帝後,鈕祜祿氏被冊封為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隨著原配皇后病逝,她被立為繼后,自此開啟長達54年的皇后歲月。
她以寬厚仁愛聞名,對其他妃嬪所出的皇子、公主皆視如己出,後宮因此鮮少紛爭。她的胸襟與手腕,使六宮之主地位穩固無比。

危局抉擇:大義擁立道光帝

嘉慶帝猝然駕崩,並未公開儲君人選。此時,孝和睿皇后手握後宮大權,本可扶持自己的兒子登基,卻選擇遵照遺詔擁立旻寧,即後來的道光皇帝。這一舉動避免了政爭,展現出她以德服人的格局,也讓她贏得朝野敬重。

跨越三朝成為皇太后

道光帝繼位後,尊奉她為皇太后,並持續倚重她掌理後宮。她的一生跨越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最終在道光二十九年以七十四歲高齡辭世。從公主伴讀到母儀天下,她用智慧、仁厚與大義書寫出屬於清宮的傳奇篇章。

孝和睿皇后一生跨越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寫下清宮的傳奇篇章。(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孝和睿皇后一生跨越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寫下清宮的傳奇篇章。(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歷史學者評價:柔能克剛,以德行奠定地位

學界普遍認為,孝和睿皇后能在後宮存續五十餘年,靠的並非權術,而是仁德與穩重。她選擇放下私利、擁立道光帝的決斷,被視為清代宮廷權力交替中極為罕見的「大義之舉」。
有學者指出,她的故事既是清宮制度中女性地位的縮影,也是「柔能克剛」的最佳例證:即便身處嚴苛封建禮教中,女性仍能以德行與智慧影響歷史走向。

#乾隆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