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強迫代入「媽媽是代理孕母」?國文師評北模作文題:對母親褻瀆

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北區模擬考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引發學生反彈。(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北區模擬考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引發學生反彈。(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北北基公立高中三年級學生舉辦的北區模擬考(北模),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議題頗具爭議,不少人質疑並非單純討論「我對代理孕母的看法」,而是強迫以「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為前提,等同預設立場,缺乏尊重。補教業國文科教師也提出批評,以第一人稱代入情境作答,幾乎是對母親的褻瀆。

「Good全名師教學團隊」國文科補教師呂芯評論本次作文題目,認為「設計著實有些逾越」,以倫理角度而言,「母親」不僅是一個稱呼或身份,更在許多文化中被賦予神性。要求學生若自己的母親願意擔任該角色,過程中自己可能出現的感觸,幾乎可說是一種褻瀆。

呂芯表示,從教育角度來看,儘管目前的趨勢希望學生具備獨立思考並表達的能力,但在模擬大考中出現此類令學生自行想像某種情境並寫作的命題的確不太合適。

呂芯指出,首先「代理孕母合法化與否」至今仍充滿爭議性,在此爭議塵埃落定或社會勉強達成共識前,著實不適合在考試的作文上直接假設其在已合法之情況下可能造成的其他問題。其次,大考作文之寫作內容若需與經驗/經歷有關,也應關照到絕大多數考生的實際遭遇,而非令部分考生得全然依靠想像作答。最後,大考作文命題不應直接指定特定對象為寫作主軸,尤其是直系親屬,否則即便立意可圈可點也容易引發爭議。

呂芯總結,若模考作文題目確實需牽涉考生人格發展或社會敏感議題,應適當把握命題分寸,同時避免使用未合法的議題進行假設。如北模本次作文題目,若改為討論「代理孕母合法化與否」並讓學生試著闡述自己的觀點,也許能藉此令社會透過青少年的感受與想法來展開不同角度、身份、年齡層等方面對該項議題的討論。

呂芯認為,社會議題之所以敏感,是因為其牽涉範圍與層面既廣且複雜,不同立場間自分別有他們的判斷、觀點和堅持,一旦處理不當便容易產生衝突。大考的模擬考試命題,應避免關連到倫理道德之類界線較為模糊的議題,或針對現行法律的批判,以減少爭議之產生。

#代理孕母

【J4葛瑞絲滑上車EP.35】網軍不全是境外勢力?網紅八炯與交戰秘笈!公關公司與各政黨勢力的關係?
大數據推薦
🔴0910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