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體育班亂象!教練體罰成日常 學生被「鋁棒打到流血」還被逼摸下體

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台師大學生會今與人本教育基金會合辦體育文化轉型座談會。(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台師大學生會今與人本教育基金會合辦體育文化轉型座談會。(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台灣體育界近年頻頻爆發學生運動員遭受教練霸凌、體罰,甚至性別暴力等事件,引發社會對「血汗訓練」的質疑與反思,就如同台師大女足隊遭教練霸凌及強迫抽血案之所以發生,也可以看到體育訓練暴力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台師大學生會今(6)日與人本教育基金會合辦體育文化轉型座談會,邀請16位曾就讀體育班的學生運動員,及1位現職體育班的運動防護員所訴說的親生經歷。

人本教育基金會公布台灣學生運動員的體育班經驗焦點訪談報告,調查發現體育班普遍存在「過量訓練」、「訓練項目不合理」、「不當訓練造成運動傷害」等問題,甚至是「壓縮學習時間」,許多進入體育班的學生無法兼顧學業,被迫放棄學業,「進入體育班沒有多一個選擇,而是沒有選擇」。

從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案可以看到體育訓練暴力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從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案可以看到體育訓練暴力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本次訪談時間為2025年6至7月間,共計訪談17位有體育班經驗者,其中16位身分是學生運動員、1位是現職國中防護員。男性8位、女性9位;年齡區間為18至22歲有3位、22至29歲9位、30至39歲5位。受訪者所參與的專項包括棒球、桌球、手球、籃球、足球、橄欖球、田徑、跆拳道及民俗體育。

訓練時數超標 教練憑經驗操課

17位受訪者中,有15位的訓練時數超過法規規定的一日3小時,多數受訪者提及體育班訓練方式經常重複性高、次數和量過多,像是田徑訓練要求學生百米跑出11.5-12秒,否則重跑,「曾經要求一天跑百米40次」;排球要求撲接殺球20多次;籃球一天投300球;教練要求單腳跳繞一圈,「國家隊的場地很大,可以有8個場地的大小」,這些訓練方式普遍被受訪者認同的就是教練常憑經驗行事,缺乏科學依據。

體罰、辱罵充斥 身心暴力頻傳

體育班身心暴力與不合理待遇情形普遍,共有15位受訪者表示有被體罰經驗;其中7位是被打,14位有被以「操練作為體罰」,9位提到教練會辱罵。體罰方面,包括「拿東西打學生」、「用木條打」、「罰拱橋或木條打屁股」、「用熱溶膠或藤條打人手、屁股,打到棍子斷掉」、「賞巴掌、用踹的」、「拿鋁球棒尻學生頭到流血」。

言語方面,教練經常辱罵學生「白癡」、「腦袋有什麼問題」、「很笨、飯桶」,甚至出言「在場上做不好,是不是想當妓女」後再帶到牆後踹和打耳光。

不合理訓練項目 學生普遍受傷 

還有許多不合理的訓練項目,包括桌球選手被要求跑5、6公里;棒球員被要求一直長跑,最久要跑7公里,熱身跑球場10-15圈,以及教練反覆要求蛙跳導致學生膝蓋壞掉等。過量的訓練導致學生普遍出現運動傷害,大腿拉傷、疲勞性骨折,甚至在國中時不當減重導致停經。

學業被壓縮 考試放水成常態

而長時間訓練也導致學生學習時間被壓縮,還得頻繁請公假參加比賽,有受訪者表示,體育班學生的學習能力普遍低落,「國中時有測驗,學科能力多半落在國小程度」;普遍認為在國中階段後學習力落差最大,「通常在國中時就會放棄學業」;還有人高中連英文A到Z都背不出來。

部分學校為了讓學生能出賽,考試通常會放水,受訪者透露,身邊同學的國中棒球項目成績亮眼,對方說學校考前會直接洩題,「出題程度就是數學加減這樣,很誇張」、「提供A、B卷」或是「放任學生作弊,讓他們成績達標」。

性騷擾、性侵事件浮現

受訪者也提及性騷擾、性侵事件,包括「教練要求球員摸他下體、口交」、「教練趁指導時摳學生手心、要求學生錄影技術動作時要脫衣」等。

針對上述情況,受訪者往往認為自己沒能力或不能去質疑教練,並且擔心會因此付出體育生涯的代價。包含教練會冷凍學生、面臨禁賽、沒有教練推薦、畢業後大學封殺等。

人本教育基金會呼籲,體育班應全面推動專業化、科學化訓練,並提升防護參與,要求善用運動科學與防護資源,培訓教練,改善「土法煉鋼」式的訓練模式。同時也應保障學生學業與多元發展,確保學習時間與品質,提供學業輔導與技藝課程,加強生涯規劃,避免學生被迫放棄課業。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度傷害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0、113
拒絕性騷擾,請撥打110、113

教育部反霸凌投訴專線:1953
「iWIN網路防護機構」網安專線(02)2577-5118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體育班

【#直播中LIVE】🔴2025台南將軍吼音樂節|ARE YOU READY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