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YouTube早融入生活!94% Z世代:探索世代首要管道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你今天打開YouTube看影片了嗎沒?YouTube大中華區策略合作夥伴副總經理陳容歆發表專文指出,在台灣,YouTube已從建立「信任」的平台,質變為創造「文化共鳴」的生態圈。觀眾、創作者與品牌在此透過更深、更沉浸的內容,以及更多元的文化匯流,建立超越以往的情感連結與歸屬感。根據調查,高達94%的Z世代觀眾認為YouTube的內容與他們切身相關,比例也超越其他影音與社群平台,證明 YouTube 不僅掌握現在,更定義未來。

2025 YouTube Brandcast:透過共鳴建立超越信任的文化生態圈。(圖/Google提供)
2025 YouTube Brandcast:透過共鳴建立超越信任的文化生態圈。(圖/Google提供)

以下為YouTube大中華區策略合作夥伴副總經理陳容歆專文《2025 YouTube Brandcast:透過共鳴建立超越信任的文化生態圈》全文:

今年,YouTube 在全球慶祝 20 週年;這趟旅程起點的理念是「賦予每個人向世界發聲的機會」,而 YouTube 從 2007 年在台灣上線以來,18 年的時光已經讓 YouTube 從一個分享影片的平台,成為台灣社會與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台灣觸及 1800 萬人、相當於 96% 的上網人口。去年我們分享了 YouTube 如何以「信任」為基礎成為台灣觀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平台,而到了 2025 年,我們觀察到一個更深刻的演進:這份信任,正在質變成更深層的「文化共鳴」;觀眾來到 YouTube,不只為了獲取可信的資訊,更是為了尋找情感的連結與歸屬感。這份緊密的連結有多深刻?根據 Kantar 調查, YouTube 如果消失,會是台灣觀眾最想念的影音平台。

YouTube早已融入台灣觀眾的生活的副本。(圖/Google提供)
YouTube早已融入台灣觀眾的生活的副本。(圖/Google提供)

YouTube 不僅是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夥伴,更是 Z 世代的首選之地。同樣的調查顯示,高達 94% 的 Z 世代觀眾認為 YouTube 的內容與他們切身相關,比例也超越其他影音與社群平台,證明 YouTube 不僅掌握現在,更定義未來。針對創作者與廣告主舉行的 2025 YouTube Brandcast 年度盛會在今天登場;我們也在會中深入解析三大趨勢,探討這個由觀眾、創作者與品牌一起定義的文化生態系,是如何「超越信任,邁向共鳴」。

「深」:在專業中建立信任

過去,創作者經濟似乎只屬於少數的影音專家;然而,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在特定領域深耕的「分眾專家」,透過專業的知識建立起忠實而且活躍的社群。無論是「弱電通」 解決民眾的網路工程疑難雜症 、「台南Josh」成為棒球迷的觀賽指標 ,或是 「初日醫學」 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 ,這些創作者以其內容的可信度與深度,贏得觀眾的信任。

這份信任感,源自於觀眾將 YouTube 視為學習與探索興趣的首要平台。數據顯示,高達 87% 的 Z 世代觀眾同意 YouTube 讓他們能夠更深入地探索自己關心的話題。這份信任也直接轉化為影響力,81% 的觀眾認為 YouTube 上有值得信賴的創作者內容,能幫助他們評估想要購買的產品或服務。這也為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了最有效的溝通橋樑,例如 ASUS 透過與生活品味創作者「老魚」合作,不僅成功溝通 AI 筆電的價值,更為創作者的頻道帶來超過 40% 的訂閱成長 ,創造了品牌與創作者雙贏的局面。

「浸」:不只觀看,更要身歷其境

我們觀察到,觀眾願意在 YouTube 投入的時間正不斷深化。數據顯示,YouTube 在台灣的整體觀看時長,在 2025 年 6 月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超過 10%。這代表觀眾期待更高品質的影音饗宴,也願意為此投入更長的時間,尤其是在客廳等沉浸式場景。

觀眾更沉浸在多元場景的YouTube上。(圖/Google提供)
觀眾更沉浸在多元場景的YouTube上。(圖/Google提供)

場景上的沉浸,從個人螢幕到客廳主舞台:我們觀察到,觀看場景已從手機、桌面無縫延伸至客廳 。尤其在客廳,大螢幕觀看已是現在進行式;從 2020 年到 2023 年,YouTube 在台灣的聯網電視觀看時數成長了超過三倍。

內容上的沉浸,敘事、情感與互動的深度連結:優質的硬體,也吸引了更精緻的內容。觀眾在「Onion Man」 的動畫宇宙中體驗敘事沉浸 ;透過窺探 「Lulu黃路梓茵」 或 「三個麻瓜」 的真實幕後與生活化互動,產生深度的情感沉浸與代入感,並在遊戲實況主的直播中,感受到彷彿親身參與的互動沉浸。這種深度連結,也解釋了為何高達 81% 的 Z 世代觀眾,更偏愛他們喜愛的創作者內容,而非傳統影視節目。

從個人化的零碎時間,到闔家共享的黃金時段,YouTube 上的「沉浸體驗」正重新定義觀眾與內容的關係。這種深度連結,也解釋了為何高達 81% 的 Z 世代觀眾,更偏愛他們喜愛的創作者內容,而非傳統影視節目。對他們而言,這不僅是娛樂,更是一種真實的情感陪伴。品牌也迅速掌握了這個趨勢,例如台灣三星在旗艦手機的推廣中,便成功透過 YouTube 在聯網電視上提升了 8% 的觸及,強化了品牌在家庭場景的滲透率。

「匯」:在碰撞中創造新火花

YouTube 不僅是反映社會的鏡子,更是匯聚文化、定義新世代價值觀的熔爐 。台灣獨有的多元文化,在這裡得到了最精彩的展現。我們看到,「白沙屯媽祖網路電視台」 將傳統宗教儀式,轉化為全球觀眾都能參與的當代數位體驗,同時,金曲獎 (GMA) 等主流頒獎典禮也透過 YouTube 直播,匯流了數位時代的觀眾 。

這個平台也賦予了次文化被大眾看見的力量 。例如創作者 Eric Duan 的動畫作品「山道猴子的一生」 ,就從特定的次文化圈,成功「破圈」成為數百萬人觀看、橫掃社群的現象級議題;同樣地,台灣首位千萬訂閱的創作者奇軒,也將 Tricking 這個極限武術次文化,從台灣的社群推向全球舞台。這些源自台灣的文化創造力,正透過 YouTube 走向世界。數據顯示,台灣頻道的內容,有超過 40% 的觀看時間來自海外觀眾。為了幫助創作者掌握這股全球化的趨勢,YouTube 也持續打造賦能工具;我們也在昨天宣布將「多語言音軌」的功能擴大開放給台灣數萬名創作者,讓他們能夠為影片上傳不同語言的音軌,讓全球觀眾更容易接觸到台灣獨特的觀點。

對品牌而言,掌握這股「文化匯流」的能量,與創作者共創能引發文化共鳴的內容,將是贏得新世代消費者認同的關鍵。而當品牌善用這股能量,就能創造驚人效益,例如昇恆昌免稅商店,便透過與台灣在地的饒舌社群深度結合,不僅連結了年輕族群,更帶來高達 65% 的業績成長。

YouTube讓台灣創作者被世界看見。(圖/Google提供)
YouTube讓台灣創作者被世界看見。(圖/Google提供)

展望未來:與台灣共同成長

對許多人來說,YouTube 不僅是影音平台,更是存放青春與集體記憶的時光膠囊。只有在 YouTube 上,十年前讓我們廢寢忘食的創作者,能與今日千萬訂閱的全球新星並存;「中信兄弟官方頻道」的熱血賽事 ,能和最新的 VTuber 創作,在同一個生態系中找到觀眾。YouTube 的獨一無二,在於它既是我們的文化檔案庫,也是未來創造力的實驗場;我們期待與台灣的創作者及觀眾,繼續在這片獨一無二的園地裡,定義下一個精彩的時代。

 
#LULU閃嫁陳漢典
推薦專題

【立院榮譽顧問EP.137】數學不會就是不會!財劃法破洞誰該解決?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