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離婚還要辭祖普度?不做恐影響運勢健康

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在農曆七月眾多民俗中,除了普渡好兄弟之外,「辭祖」近年也成為一項受到關注的話題。古代社會裡,女子出嫁後便被視為夫家的一員,婚禮上也會向夫家祖先祭拜,象徵關係的締結。若日後離婚,民間認為祖靈仍會將女子視為媳婦,可能因此影響新的姻緣、事業甚至健康。因此,「辭祖」成為重要的民俗儀式,藉由城隍廟或祖先牌位前的稟告,請神明做主,告知前夫祖先彼此緣分已盡,自此一別兩寬。

祭拜示意圖。(圖/CANVA製作)
祭拜示意圖。(圖/CANVA製作)

辭祖的供品十分簡單:鮮花象徵祝福,水果常選「水梨」,寓意兩清;家常菜則代表對過往長輩的敬意,若準備三牲、茶酒潑灑於地,則意味「覆水難收」。最後獨自吃下水梨,更象徵心意已決,未來各自安好。其實,辭祖的概念並不限於婚姻。早期有人因服兵役、遠赴異鄉,或被逐出家門,在離家前也會上香辭祖,稟告祖先自己將要離開,可能此去不再回頭。因此,「辭祖」本質上是一種「告別」——對祖先、對家庭,甚至對舊日生活的道別。

離婚示意圖。(圖/CANVA製作)
離婚示意圖。(圖/CANVA製作)

隨著社會變遷與性別平等意識提升,不少人提出疑問:當初迎娶時,男方也曾拜過女方祖先,為何離婚後卻只有女性需要辭祖?其實,這些討論顯示出,現代人更關心的是「儀式的意義」,而非是否遵循傳統規範。在心理層面上,辭祖也常被視為一種自我療癒。離婚本身就是人生的重大轉折,心情低落、焦慮難免。透過辭祖,象徵性地與過去切斷牽絆,能讓人帶著更安定的心情重新出發。

辭祖供品。(圖/CANVA製作)
辭祖供品。(圖/CANVA製作)

辭祖的意義,在於「好聚好散」。就像離開朋友家時要向長輩道別一樣,透過這個簡單的儀式,向祖先表達感謝與告別。至於是否要進行,並沒有絕對答案——有人選擇藉由辭祖讓心裡更踏實,有人則認為放下即是告別,不必多此一舉。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

#寶島神很大

GCS 2025 夏季例行賽W3D2-2025/09/14《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