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文化部長李遠率團赴捷克布拉格,支持「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展覽。(示意圖/資料照)文化部長李遠率團赴捷克布拉格,支持「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展覽,並出席「字裡風景:台灣故事流轉之地」文學座談。主持人彼得.維齊納(Petr Vizina)開場介紹時,台下觀眾報以熱烈掌聲,甚至笑稱「在捷克沒有人喜歡政治人物」,卻看到李遠受到高度歡迎。李遠幽默回應,當文化部長這480天,他學會「不能講真話」與「說了跟沒說一樣」,讓現場笑聲不斷。
訪捷克第3天,李遠特別拜會捷克國家文學館館長史戴力克(Michal Stehlík),並在晚間與旅德作家陳思宏、捷克作家卡特日伊娜・屠奇柯娃(Kateřina Tučková)、捷克國家科學院亞非研究所所長路丹妮(Táňa Dluhošová)進行座談,分享台灣故事與文化經驗。去年捷克作家月選擇台灣作為主題國,更是該活動25年來首度由亞洲國家擔綱,象徵雙邊文化交流日益緊密。
有人聲稱「故宮文物並不屬於台灣」,詢問李遠看法;對此,李遠表示中華文化是台灣的一部分,但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環境演變,他始終不解中國為何要把中華文化視為政治工具「破壞中國文化最厲害的就是共產黨」。座談最後,現場觀眾提問,網路上有人舉中國國旗,聲稱「故宮文物並不屬於台灣」,文化部長的看法是什麼?對此,李遠嚴肅表示,中華文化是台灣的一部分,但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環境演變。經過數十年的分歧,在專制政權下延續的,仍是帝王與獨裁思想;而在民主自由的台灣,則以新的眼光看待文物,「這兩種文化已經完全不一樣」。
捷克風車出版社於哈維爾圖書館舉辦「字裡風景:臺灣故事流轉之地」文學座談,由捷克資深媒體人維齊納(Petr_Vizina,左1)主持,邀請旅德臺灣作家陳思宏(左2)、捷克重量級作家屠奇柯娃(Kateřina_Tučková,右3)、捷克國家科學院亞非研究所所長路丹妮(Táňa_Dluhošová,右2),以及回歸作家「小野」身份的文化部長李遠(左3)與談。(圖/文化部提供)李遠強調,他始終不解中國為何要把中華文化視為政治工具。「破壞中國文化最厲害的就是共產黨」,包括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毀壞古蹟,如今卻聲稱中華文化是他的。李遠說,對共產黨而言,文化只是統治工具;但在台灣,文化是多元、自由、活生生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