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在台灣,據統計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3-5%的機會會產生肝癌。(圖/資料照)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癌症已連續43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其中,肝癌常合併肝硬化或肝臟功能不足而無法開刀,腫瘤超過10公分時,兩年存活率更不到兩成。林口長庚放射腫瘤科醫師黃炳勝分享,一名64歲男性肝臟有多顆腫瘤,最大12公分,經質子治療合併免疫藥物後,腫瘤完全壞死,順利開刀,且病理證實無殘存癌細胞。他恢復生活自理。
長庚醫院日前舉辦「大師開講.衛教講座」,聚焦癌症質子治療,由林口長庚醫院林永昌副院長開場,邀請黃炳勝、高偉恆、陳柏叡、王友明、黃英彥醫師,針對肝癌、腦瘤、肺癌、攝護腺癌、鼻咽癌與跨專科整合治療專題演講。
黃炳勝醫師說明接受質子治療的肝癌個案。(圖/長庚醫院提供)黃炳勝說,質子治療是最先進的放射治療之一,利用「布拉格峰」物理特性,將能量集中於腫瘤,最大限度保護周邊正常組織,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契機。除上述個案外,他也曾收治另一位60歲男性,腫瘤合併門靜脈腫瘤血栓,質子治療後腫瘤完全緩解,並接受親屬活體肝臟移植,病理顯示無癌細胞,恢復正常生活。
他說,這些案例說明質子治療不只能縮小腫瘤,甚至能創造手術或肝臟移植的機會。統計顯示,林口及高雄長庚有肝門靜脈侵犯或是10公分以上的大型肝癌,治療後有九成會明顯縮小,超過四成甚至會消失或完全失去活性凋亡,大幅提升病患存活率。他並提醒B、C型肝炎病患,應每半年做一次追蹤檢查,以免錯過黃金機會。
高雄長庚醫院放射腫瘤部教授級主治醫師黃英彥表示,質子治療能在特定深度準確對腫瘤釋放劑量,同時降低正常組織的暴露進而減少傷害。多專科合作對於質子治療成效扮演重要角色。免疫治療效果不好的腫瘤,加上質子治療後,除了原發腫瘤外,就連遠處轉移的腫瘤也可大幅改善,肺癌及胸腺癌也都有成功案例;這種合併療法也可使婦女及泌尿道癌有很好局部及遠處轉移的控制效果。以上都有賴於和多專科團隊密切合作,才能有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