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事情大條了!台灣高科技外銷恐淪軍事用途 經濟部緊急擴大出口管制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國際貿易署再度擴大出口管制,新增279個涉武擴高風險實體納入列管,總名單突破10,800筆。台廠若欲出口高科技貨品至名單對象,須事前申請許可,否則將遭海關攔查並依法處分。貿易署提醒企業務必落實查證義務,避免誤踩地雷、誤觸國安法規。(示意圖/PIXABAY)
國際貿易署再度擴大出口管制,新增279個涉武擴高風險實體納入列管,總名單突破10,800筆。台廠若欲出口高科技貨品至名單對象,須事前申請許可,否則將遭海關攔查並依法處分。貿易署提醒企業務必落實查證義務,避免誤踩地雷、誤觸國安法規。(示意圖/PIXABAY)

在國際安全局勢持續升溫之際,我國對於敏感高科技貨品的出口管理也再度強化。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於16日正式公告,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新增來自巴基斯坦、伊朗、墨西哥、中國及葉門等國的279個實體納入列管,同時移除7個實體。此一調整,是基於防止武器擴散、配合國際制裁以及整體國安考量所做出的措施,相關作業係依《貿易法》第13條授權辦理,並參考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及友盟國家的最新出口管制名單進行調整。至今,該名單中已累計納入超過10,800個實體與個人。

國際貿易署指出,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的輸出管理,是我國防止敏感技術流向不當用途的重要政策工具。此次更新名單後,國內廠商若欲對列管實體出口相關貨品,必須事先向國際貿易署申請並取得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許可證,始得憑證辦理出口。若未經核准而擅自輸出至名單中的實體,海關將依法不予放行,並可能面臨違反《貿易法》的法律責任。貿易署強調,企業在出口前,應主動查證交易對象與最終用途,審慎評估風險,確保自身不會捲入涉武擴散、違反制裁或觸及敏感國安議題的風險。

戰略性高科技貨品,泛指具有潛在軍事用途,可能應用於核子、生化、飛彈等武器開發的高階貨品與技術。依照我國目前實施的輸出管制制度,此類貨品包括軍商兩用技術、一般軍用裝備,以及出口至北韓、伊朗、俄羅斯、白俄羅斯等高風險地區的敏感品項。此外,即便某項貨品本身不在管制清單內,但若其最終使用者或用途與上述敏感活動有關,也會因應情節納入許可審查範圍。換言之,企業即使輸出的是商用產品,只要流向被認定有風險,仍須依規定申請許可。

貿易署進一步表示,管制清單中的高科技貨品類型廣泛,涵蓋範圍包括核能物質、特殊材料、材料加工、電子零組件、資通訊設備、感應器、雷射導航技術、航空電子、海事裝備及推進系統等,幾乎囊括先進製造及國防科技核心領域。由於管制對象及名單會隨國際安全情勢與科技演進不定期調整,因此國內業者必須持續關注官方公告,定期自我檢視供應鏈與合作對象,避免因不慎違規而遭受刑責或貿易損失。

針對此次更新,貿易署已同步公告於官網,完整的「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總表」及本次新增的279個實體清單均可查閱。為協助業界理解與落實相關規範,貿易署也將陸續舉辦宣導說明會,針對出口許可申請流程、合規查驗指引及實務案例進行說明與指導,協助廠商提升風險辨識能力與合規意識。

貿易署最後呼籲,台灣作為全球高科技供應鏈關鍵一環,業者應共同維護出口秩序與國家安全,慎防技術落入非法或敏感用途,並善盡企業責任,以避免涉入違規輸出或國際制裁爭議。

#貿易署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0916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