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幼時吃奶嘴到7歲 高雄女40年來首次「門牙斷吐司」驚呼:人生新體驗

記者林昱孜/高雄報導

黃小姐經過上牙醫求診後,終於成功用門牙咬斷吐司。(圖/翻攝畫面)
黃小姐經過上牙醫求診後,終於成功用門牙咬斷吐司。(圖/翻攝畫面)

高雄一名40多歲黃小姐,從小因含奶嘴到7歲才戒掉,導致上下門牙完全無法咬合,連吐司、麵食這類日常食物都無法咬斷;黃小姐飽受困擾求診,經醫師林詩詠檢查發現,她雖然齒列整齊,但屬於上下顎嚴重開咬的案例,歷經3年隱適美矯正後,黃小姐的咬合恢復正常:「第一次用門牙咬斷吐司時,是人生全新的體驗!」。

黃小姐成功用門牙咬斷吐司直呼:「全新人生體驗」。(圖/翻攝畫面)
黃小姐成功用門牙咬斷吐司直呼:「全新人生體驗」。(圖/翻攝畫面)

黃小姐上餐廳吃飯,總得挑能直接入口的菜色,因為門牙無法咬合,以後牙撕裂食物實在太尷尬,遇到太硬或需要門牙咬斷的食物,甚至還得仰賴舌頭頂碎,連玉米都不能啃,她自嘲自己看起來像原始人。困擾之餘找醫生求診,醫師林詩詠說,黃小姐屬於嚴重的「前牙開咬」,後續決定用隱形矯正的力學設計,透過數位模擬能精準規劃牙齒移動路徑,循序漸進讓上下門牙順利咬合。

黃小姐原本完全無法用門牙切斷食物,經矯正後終於上下順利咬合。(圖/翻攝畫面)
黃小姐原本完全無法用門牙切斷食物,經矯正後終於上下順利咬合。(圖/翻攝畫面)

黃小姐不想忍受金屬矯正鋼線突出的不適與清潔麻煩,選擇了隱形矯正,讓她驚訝的是,自己如此嚴重的開咬,竟能透過隱形矯正,在沒有拔牙、沒有打骨釘、沒有磨牙的情況下獲得改善。另一名30多歲的李先生,因嚴重戽斗尋求矯正,原本被其他診所診斷必須開刀,讓他一度打退堂鼓,輾轉找上林詩詠,接受隱形矯正,3年下來上下牙齒咬合已恢復正常,他笑說,「非常期待拆牙套的那一天」。

李先生因為嚴重戽斗上門求診,其他診所宣告需開刀,原本一度打退堂鼓。(圖/翻攝畫面)
李先生因為嚴重戽斗上門求診,其他診所宣告需開刀,原本一度打退堂鼓。(圖/翻攝畫面)

林詩詠提醒,孩童長期含奶嘴、吮拇指,確實是造成開咬的常見原因之一。嚴重者不僅影響咬合功能,還可能造成咀嚼困難、發音不清,甚至改變外觀臉型,影響心理自信。

#高雄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