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勞退金無論一次領或月領,都會涉及稅負問題,但月領往往能降低被課稅問題。舉例來說,若高薪族30年後一次領回上千萬元,超過免稅額門檻後,部分金額將被列入當年度所得課稅;反之,若改選月領,每月領6萬多元,則免稅。另外,勞退基金採「收益分配制」,請領的時間點將影響實際金額,也因此,選在股市多頭時請領,退休金才不會縮水。
勞工若選擇每月自提投保薪資1%至6%到個人退休專戶中,此筆金額能享有免稅優惠,不過到60歲請領退休金時,倘整筆領回金額超過一定門檻,將被課稅。依據規定,一次性領取的免稅額是「19.8萬乘以服務年資」,以30年年資為例,若一次領取超過594萬元就會被課稅。
有精算師執照的專精企管顧問總經理葉崇琦指出,領取勞退,不論月領或一次領,雖然都會面臨稅負問題,但月領有機會降低稅負。
他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一位30歲年輕人,一開始工作就自提6%,投保薪資是最高級距15萬元、年投報率4%、年資30年,到60歲一次請領勞退可領1233萬元,扣除免稅額594萬(19.8萬×30年)元後,超過594萬但不到1194萬(39.8萬×30年)的部分,只需對其一半金額課稅;而超過1194萬的金額,則需全部列為當年的所得。
但若選擇月領,則每月可領68,209元,即年領818,508元,低於年領要課稅的門檻859,000元,因此可以不用繳稅。
此外,勞工年滿60歲就能領取勞退,不會像勞保老年給付提早領會被打折,但該在何時領取最划算呢?葉崇琦建議,選在勞退基金獲利時領取最佳。因為依據規定,勞工要請領勞退新制退休金時,會依照勞動基金運用局公告最新收益計算,基金獲利時,帳戶金額自然膨脹;反之,則會縮水。
就曾有勞工在2020年4月、新冠疫情恐慌致全球股市大跌期間去申請退休金,原本帳戶本金超過211萬元、累積收益有80多萬元,但因當時的勞退基金一度虧損,請領時收益僅剩下58萬餘元,短少了22萬元。
要注意的是,收益計算會有時間差的問題,例如陳先生在6月分申請勞退新制退休金,申請時專戶的累積收益已分配至前一年度,尚有當年度1至6月共6個月的收益未分配,此時,勞保局會以勞動基金運用局6月公告截至4月底之收益率,去計算1至6個月的未分配收益。總之,選在股市多頭時請領,才不會讓退休金變小了。
更多鏡週刊報導
理財最前線/一次領還是月領划算 勞退新制退休金領法大解析
勞退請領大解析1/堅持18年自提一次請領逾500萬 保經董座:領完繼續提撥
勞退請領大解析2/9成的人都選錯? 勞退金月領更划算的3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