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珮華/台北報導
2025中山堂廣場音樂節9月27、28日登場。(圖/中山堂廣場音樂節提供)適逢民歌50年,「2025中山堂廣場音樂節」9月27、28日連續兩晚帶來民歌之夜,歡迎民眾免費入場。第1天「民歌經典唱」由馬世芳主持,邀請多組經典民歌手:葉佳修、丁曉雯、于冠華、范怡文、馬毓芬演唱;第2天「民歌酷酷唱」由徐哲緯主持,邀請新生代音樂人:李友廷、魏嘉瑩、小V郁采真、郭家瑋、潘婕、王奕凡演唱。
李友廷將改編經典民歌。(圖/中山堂廣場音樂節提供)李友廷打算挑選經典民歌進行改編,除了保有經典,也融合現代流行樂元素。他透露以前在家會聽到爸媽用卡拉OK機演唱民歌,為了本次演出選曲,他上網聽了民歌合輯,認為民歌旋律純粹的狀態很美、不受時空限制,那種一個人獨自說故事產生的力量,令他很著迷。
郁采真(左)與魏嘉瑩(右)將致敬潘越雲和齊豫作品。(圖/中山堂廣場音樂節提供)小魏魏嘉瑩表示,可以參加中山堂廣場音樂節,和優秀的音樂人前輩完成盛大演出,覺得很榮幸也很開心。這次演出她特別邀請小V郁采真一同參與,當天將以木吉他改編與致敬潘越雲和齊豫合唱的〈夢田〉、張艾嘉〈愛的代價〉,期盼有朝一日也能寫出和前輩們一樣感動人心的作品。
郭家瑋除了安排自己的創作,也會選唱喜歡的民歌,期盼讓音樂與濃厚的歷史建築擦出火花。「唱自己的歌」雖是當年音樂人的重要中心思想,更像是一種信念,提醒在創作路上就算遇到困難,也要相信自己,「對我來說,民歌反而提醒著創作人的初心,要我們記得當下的感受再延伸至創作,也或許一首歌動人的地方,還是來至於音樂人的那分真心。」
潘婕為了呼應民歌主題,特別選唱〈外婆的澎湖灣〉、〈橄欖樹〉。從高中就開始創作的她,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吉他創作,在過去7、8年的歲月中,讓自己繼續堅持走在音樂道路上的原因,就是希望自己寫的歌能被更多人聽到。潘婕認為民歌是一種質樸的真誠、不需要過度包裝的動人,伴隨著民歌陪著長大,從中學會在音樂裡留下自己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