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橋,452公尺全沖斷,剩橋墩孤立水中。(圖/翻攝畫面)台9線馬太鞍溪橋遭堰塞湖壩頂潰決洪峰沖毀,交通部陳世凱部長連夜驅車前往花蓮,並於今(24)日一早在公路局林福山局長及東分局林文雄分局長陪同下,立即至前進指揮所了解現場處置,並指示公路局啟動短、中、長期復建方案,短期目標是在10月15日前完成河床涵管便道,先提供應急車輛通行。
公路局說明,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23日14時50分發生壩頂潰決,洪流造成台9線馬太鞍溪橋遭沖毀斷橋,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花蓮工務段於當日上午10時於馬太鞍溪橋南北二端,實施全面封閉車道禁止車輛進入,並於馬太鞍溪橋遭沖毀後,即刻啟動應變機制並設立前進指揮所。
交通部長陳世凱(右)一早赴花蓮馬太鞍溪橋前進指揮所視察「馬太鞍溪橋」。(圖/公路局提供)陳世凱勘災 推短中長期搶修復建計畫
陳世凱上午8時30分赴花蓮馬太鞍溪橋前進指揮所視察「馬太鞍溪橋」,於現場勘災指示公路局,為降低台9線馬太鞍溪橋斷橋造成之交通衝擊,以短、中、長期策略分期推動搶災、復原及復建作業,短期在溪水稍退後於2週內(以10月15日前)為目標完成河床涵管便道,先提供應急車輛;中期建置鋼便橋提升通行可靠度,預計明(115)年2月農春節前完成,可不限車種通行;長期的重建方案,將盡速辦理設計、發包,以115年年底前先完成南下線永久橋梁供雙向通行,並以116年全橋改建完成為目標。
橋梁設計合規 澄清「新橋未滿2個月就垮」傳言
另外,公路局說明台9線馬太鞍溪橋於108年完工,設計是依據馬太鞍溪河川治理規劃辦理,並符合跨河建造審查相關要求,此次遭堰塞湖壩頂潰決洪峰沖毀,實非當時設計所能考量,且非外界所傳改建未滿2個月即遭沖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