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不只馬太鞍溪!全台2處堰塞湖監測中 專家曝「壩體結構是關鍵」

生活中心/彭淇昀報導

因強颱樺加沙帶來豪雨,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引發嚴重災情,大家也開始擔心全台堰塞湖的安全狀況。根據農業部林保署「國有林防災應變及堰塞湖監測系統」顯示,除了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之外,新竹尖石鄉泰崗溪也有一座堰塞湖,共計2處監測中,也讓人擔心是否有危險疑慮。對此,學者表示,堰塞湖是否構成威脅取決於壩體結構穩定性,一般來說堰塞湖皆有方法可應對,無須過度擔憂。

台灣目前有2個堰塞湖監測中,分別為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及新竹泰崗溪堰塞湖。(圖/翻攝自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網站)
台灣目前有2個堰塞湖監測中,分別為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及新竹泰崗溪堰塞湖。(圖/翻攝自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網站)

台灣目前尚屬於監測中的堰塞湖有2個,除了這回釀災的「馬太鞍溪堰塞湖」,是2025年7月中旬颱風薇帕帶來大雨,上游國有林地大規模崩塌,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之外;還有「新竹泰崗溪」是2024年11月康芮颱風所形成的。

根據農業部資料顯示,新竹泰崗溪堰塞湖於5月22日發現,天然壩體積約15萬立方公尺,壩高約10公尺,危險度初評(DBI=3.93)屬於不穩定區間,意即天然壩易於後續降雨事件期間遭水流沖潰流失,也就是說,一旦豪雨加劇,壩體有潰決風險。

最後一次通報為7月28日,泰崗溪堰塞湖形成於大漢事業區114林班山崩地,現況堰塞湖面積約1.3公頃,蓄水體積約4.8萬立方公尺。而潰堤對於下游保全對象不致造成安全影響,惟下游1處泰崗溪溫泉距堰塞湖14公里,可能直接受到潰壩水位及流速增高,影響河道區域活動人員安全。而目前該堰塞湖已有溢流現象。

目前水利署已在現場架設監測儀器,並規劃必要時採取導流或疏浚工程,以降低潰壩風險。農業部提醒地方政府隨時保持警戒,若降雨劇烈恐引發崩塌、土石流與溪水暴漲,應啟動緊急應變機制,確保居民安全。

台大地質學系名譽教授陳文山警告,堰塞湖本身不可怕,真正的危險在於壩體結構是否穩固,若壩體因持續降雨或河道沖刷而鬆動,可能導致瞬間潰決,釋放大量水體與土石,對下游造成毀滅性衝擊。

陳文山指出,泰崗溪堰塞湖與花蓮的馬太鞍溪案例相似,均屬於天然崩塌形成的「臨時水庫」,存在不可預測性。地方居民應隨時注意官方發布的預警資訊,必要時及早撤離,以確保生命安全。

#堰塞湖溢流 水淹光復鄉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0924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