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無人機與駭客,就能重創歐洲多個主要機場!近期丹麥、挪威、英國、德國、比利時等國的多個機場,接連因駭客與無人機攻擊停擺,目前仍未知是誰主導,以及是否與俄羅斯有關。路透引述分析指出,這一連串事件為近期「混合威脅」的一部分,是為了測試各國如何管理關鍵基礎措施,以及其應變方式,而這次事件也凸顯航空產業的脆弱性。
隨著俄羅斯自2022年起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民航安全議題也越來越重要,但升級基礎設施的成本,可能讓機場難以及時應對。(圖/美聯社/達志影像)駭客與無人機陸續干擾歐洲機場
路透24日報導指,近日一場駭客攻擊重創歐洲多個主要機場,包括歐洲最繁忙的英國希斯洛機場、德國柏林、比利時布魯塞爾等等多座機場受到勒索軟體攻擊,報導系統因此停擺,航班大亂。
而這周一(22日)丹麥哥本哈根與挪威奧斯陸均發生無人機闖入機場事件,讓哥本哈根主要機場的航班停飛數小時。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事後將此事與先前俄無人機闖入鄰國事件連結。
俄羅斯駐丹麥大使巴賓(Vladimir Barbin)向路透表示,對俄羅斯涉入的指控毫無根據。路透無法獨立確認誰是無人機干擾或周末的駭客攻擊的主謀。
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事後將無人機闖機場,與先前俄無人機闖入鄰國事件連結。(圖/美聯社/達志影像)攻擊是混合威脅一部分
報導指,調查人員尚未確定幕後黑手,但專家認為,這些事件是近期一連串「混合威脅」的一部分,目的在測試各國如何管理其關鍵基礎設施。「歐洲混和威脅防治卓越中心」(European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untering Hybrid Threats)網路主任薩沃萊寧(Jukka Savolainen)說:「第一步是測試方法是否有效。在這次的案例中,就是看機場有沒有關閉。第二步測試就是看我們的反應。」
凸顯航空產業的脆弱性
這一連串事件也凸顯了民營航空產業的脆弱性,供應鏈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就可能會波及機場,以及航空公司的運作,造成數百航班延誤或取消。
美國資安公司F5的薩拉茲(Bart Salaets)就表示,柯林斯航太公司(Collins Aerospace)的自動報到系統上周末被駭時,就顯示與其高度相關的產業如航空業,「是多麼脆弱。」
隨著無人機、GPS干擾與駭客入侵等所謂「混合戰」威脅越來越嚴重,專家指出,航空監管機構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降低資安、導航系統及整體安全風險。
需規劃改道與風險緩解措施
專家們受訪時紛紛指出,最近歐洲各地在這幾周,遭遇與俄羅斯行動相關的事件不斷增加,各地的監管單位需要更清楚的指南,以及採取更多行動來保護基礎設施的安全。
荷蘭迪亞米安全情報公司Dyami主管舒登(Eric Schouten)表示,無人機行動不斷惡化中,「在我看來是不會停止的」,他稱航空公司都在看政府和主管機關的反應,機場也一樣。
歐洲空中交通管制機構Eurocontrol表示,正在支援地方航管與各國主管機關,以應對此類事件的影響。航空安全顧問公司Osprey的情報官博里(Matthew Borie)就說:「營運者需要能動態評估風險,並有改道與風險緩解措施計畫。」
全面升級反制技術需大筆經費
隨著俄羅斯自2022年起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歐洲東翼戰爭爆發,民航安全議題也越來越重要,但升級基礎設施的成本,可能讓機場難以及時應對。
像是升級反制駭客與無人機風險的技術,包括干擾工具、雷射與追蹤器等等,往往需要投入數百萬美元,過程也相當繁瑣,不是所有基礎設施營運者都願意立即砸錢升級。
上周末駭客攻擊重創歐洲多個主要機場,包括歐洲最繁忙的英國希斯洛機場、德國柏林、比利時布魯塞爾等機場受影響。(圖/美聯社/達志影像)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也指出,反無人機技術仍在發展中,而且往往超出機場的預算。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則表示,每月接獲超過100件機場附近有無人機出沒的通報。
斯洛伐克資安公司ESET顧問穆爾(Jake Moore)指出,一旦航空供應鏈遭攻擊,就會在全球範圍內引發混亂,「監管機構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關鍵航空IT供應商的標準。」他表示,無論是蓄意攻擊、以財務勒贖為目的,還是重大技術故障,這次影響都證明,在數位化的世界裡,這些系統是多麼脆弱。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