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酷的夢YouTube《中文怪物》引發全民國文挑戰熱潮。(圖/翻攝自IG @kudream)近日酷的夢YouTube《中文怪物》上線短短3天就衝出近3百萬的高點閱率,也引發全民中文瘋,近日綜藝節目《天才衝衝衝》播出「限字級接龍」單元時,竟因一個成語而引發全台網友熱議。主持人徐乃麟當時出題「熙熙攘攘」,卻讓現場一度陷入冷場,嘉賓們無人能順利接續,連幕後工作人員都驚呼「字典裡找不到可以接的字」。有觀眾發現「攘」字讀音存在二聲、三聲爭議,意外掀一波「成語疑案」。
《天才衝衝衝》節目中考題的「熙熙攘攘」各有二聲、三聲念法。(圖/翻攝自臉書)節目製作單位隨後於社群臉書發文,坦言為了釐清正確答案,特地查閱教育部的兩個官方辭典。怎料發現,《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將「攘」標註為二聲「ㄖㄤˊ」,然而《國語辭典簡編本》卻是三聲「ㄖㄤˇ」,前後矛盾讓觀眾更加霧煞煞。
徐乃麟當初在節目中還不服氣地喊:「查不到?你是哪一家編譯館的?」最後節目只好更換題目,錄影才得以繼續。由於話題討論聲浪愈演愈烈,製作單位索性直接去函國家教育研究院尋求正式解釋。
《天才衝衝衝》去函國家教育研究院得到正式解釋。(圖/翻攝自臉書)而今(24日)教育部回函指出,現行教學與日常使用的標準,應以「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為依據。依此規範,「熙熙攘攘」中的「攘」應念作三聲「ㄖㄤˇ」,這才是當前教育系統與一般生活中建議的用法。同時也特別補充,《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之所以會出現二聲讀音,屬於尚未經審訂委員會最終確認的「歷史用音」,主要提供給研究者參考,並不等同現行標準。換句話說,一般民眾若在學校或日常會話中,「應以三聲為準」。
這場突如其來的「成語疑案」讓觀眾直呼「寓教於樂」。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大讚節目:「果然是全民國文課」、「教育部回應效率也太快」、「原來研究單位也在默默看節目」。還有人打趣說:「沒想到一個遊戲環節,竟能讓大家順便複習成語,真的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