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豆腐渣」釀禍?堰塞湖為何不爆破?他列7關鍵事實:傅崐萁講1事不可行

政治中心/施郁韻報導

堰塞湖23日溢流並沖斷馬太鞍溪橋,洪水吞噬光復。(圖/翻攝自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網站)
堰塞湖23日溢流並沖斷馬太鞍溪橋,洪水吞噬光復。(圖/翻攝自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網站)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並沖斷馬太鞍溪橋,洪水吞噬光復鄉,整條馬路被黑泥水覆蓋,猶如世界末日,造成多名居民傷亡、失聯,各縣市前進災區投入救援行動。網路上紛紛傳出堰塞湖的謠言。對此,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點出7項事實,駁斥錯誤訊息。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2時50分溢流,估計有超過6000萬噸洪水下洩,洪峰在半小時後抵達下游馬太鞍溪橋,造成橋面整個被沖斷。洪峰夾帶泥沙傾瀉而下,光復鄉首當其衝,整條馬路被黑泥水覆蓋,猶如世界末日。

張育萌24日在臉書發文,第一、有網友稱堰塞湖是「人工湖」,指這場災禍是豆腐渣工程導致,他趕緊澄清,「堰塞湖不是人工湖,沒有『豆腐渣工程』的問題。7月25日,花蓮馬太鞍溪山體大規模崩落,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是因河道被阻斷而形成的『天然湖泊』,因此不會有『設計不良』或『豆腐渣工程』的問題。」

第二,傅崐萁要求「處理堰塞湖」是事實,但沒講「該怎麼做」也是事實。「8月13日,立法院朝野協商,傅崐萁要求在《丹娜絲颱風災後重建條例》的附帶決議,納入馬太鞍堰塞湖工程;8月21日,傅崐萁第2次提附帶決議,要求行政院處理馬太鞍溪堰塞湖。傅崐萁要求行政院處理馬太鞍堰塞湖是事實,但傅崐萁從頭到尾都是說『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應該納入災後重建處理,做長治久安的治理』,這也是事實。傅崐萁主張『馬太鞍溪堰塞湖納入災後重建』,請中央政府做『長治久安的治理』,但一直沒說『具體該怎麼做』。」如今傅崐萁才明說「比照南投爆破」。

第三點,「溢流時間緊迫,工程改變行不通。7月26日,堰塞湖形成隔天,林保署就17次執行航拍取像任務,推算堰塞湖的蓄水量和水位上升速度。當時推估,如果不計算颱風或發生豪大雨,堰塞湖預計會在10月初『自然溢流』。從『10月初』這個時點往回推,我們有多少時間可以『解決問題』?林保署務實評估,基本確定只有短短2個月,要做任何工程來直接改變堰塞湖都行不通。」

東華大學團隊進行監測初步調查,馬太鞍堰塞湖的壩體組成是「鬆散的砂土、碎石和泥流堆積」,由此判斷,若要爆破或降挖的風險過高。貿然爆破帶來的震動,會讓原本就不穩定的堆積體瞬間崩解,可能不只是開出一條溢洪道,而是整個壩體潰決。開挖的道理相似,就算機具到得了堰塞湖,壩頂也會在削減過程失去支撐而崩塌。

張育萌提到,溢流和潰決兩個用詞有巨大落差,「馬太鞍堰塞湖最終『溢流』,是湖水漫過壩頂,壩體被逐漸切開,缺口擴大、下切。昨天,樺加沙颱風的豪雨造成堰塞湖提早溢流,溢流口約有6800萬噸水流出,湖中還剩2300萬噸。根據洪峰到達時間,大約20分鐘抵達上游橋,40到60分鐘到光復市區,仍然造成不幸。」

張育萌說,若直接爆破,壩體會因為震動或削坡失去平衡,壩體的鬆散砂石、泥流含水量高,摩擦力低,在極短時間內整體崩塌,代表原本存續的9100萬噸水會在極短時間大量下洩。「不只洪峰流量會遠高於自然溢流,水中夾帶的巨量土石衝擊力極大,光復市區在直接下游、坡度大,洪水傳遞時間會被壓縮得極短。這也是為什麼,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會提醒『馬太鞍是潰壩,不是潰堤』,也就是水位超過壩體,壩體整個垮下來,『幾千萬噸水往下衝造成很大的洪峰』。」

為何馬太鞍堰塞湖無法像南投一樣用爆破解決?張育萌說,「傅崐萁講了一個月『長治久安的方法』,今天終於說清楚,他本來希望中央『比照過去南投堰塞湖用爆破的方式,那個也是4000多萬立方米,爆破就解決了』。傅崐萁口中『南投那個案例』,沒有特別講出哪個湖,但應該指的是規模比較大的九份二山堰塞湖(位在南投、國姓鄉、中寮鄉和草屯交界)。九份二山堰塞湖是使用『人工開挖溢洪道』方式處理。」

張育萌說,不過南投案例與馬太鞍有很大不同,九份二山堰塞湖是地震後大塊崩落岩體形成的堰塞湖,堆積緊密,壩體結構相對穩固、厚實,沒有持續的大規模滑動,工程團隊可以用地質鑽探,確認壩體有穩定性,不會因為小規模爆炸就全面崩塌,且九份二山崩塌點距道路不遠,可以大量調用挖掘機、鑽孔機等大型機具。

「相較之下,花蓮馬太鞍溪的壩體是細砂和泥土混合堆積而成,顆粒間摩擦力小,孔隙率高,含水率高;這類堆積物,本質上是『高不穩定性堆石堆』,一旦震動或受力,就可能出現連鎖崩塌,爆破在這種結構下就算只想『局部導流』,還是極可能引發整壩瞬間潰堤。而馬太鞍溪所在的深谷偏遠、坡面陡峭,完全沒有現成道路,連人走的路徑都沒有,更不用說機具幾乎無法進場;如果要開炸,要靠直升機吊掛炸藥、機具。但計算溢流時間只剩不到兩個月,時間迫近,根本無法完整施工再安全撤離。」

張育萌接著提到,「傅崐萁在8月13日要求『解決』之前,林保署就在做航拍與架設監測設備、做下游的防護工程。河道疏濬以降低洪水水位、補強馬太鞍橋墩以避免洪水衝擊、修補堤岸缺口,並針『自然溢流、颱風豪雨、地震、管湧』4種情境設定警戒標準。林保署也與花蓮縣政府協調疏散演練,例如在8月12日楊柳颱風來襲時,已預防性撤離697人。這次,樺加沙颱風來襲,林保署就是依照颱風大豪雨的情境,通知花蓮縣府執行疏散。林保署唯一沒做的,就是照傅崐萁講的爆破,因為實在不可行。

最後,林保署至今仍時刻在監測馬太鞍堰塞湖剩餘的湖水,及壩體狀況,至今仍紅色警戒,提醒大家不要靠近溪河道。

#堰塞湖溢流 水淹光復鄉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0925LIVE 三立新聞直播-午間新聞快報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