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浩博/綜合報導
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24日投書媒體,警告台灣恐怕遭川普拋棄,交由中國任意擺布,以便換取美中貿易協議。不過,有學者對此抱持不同看法,正是因為台灣是個「好用的籌碼」,川普反倒不會輕易放棄,而是會一遍遍盡其所能利用,換取最大好處。
美國總統川普。(圖/翻攝自白宮官網)波頓示警川普棄台
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24日在《國會山莊報》撰文,示警川普可能放棄台灣,以換取他念茲在茲的「史上最偉大貿易協議」。文章一開頭就提到,上週傳出的川普擱置4億美元對台軍援消息,讓人憂心忡忡。另外川普上任以來多次延後TikTok禁令,在購買俄國石油的次級制裁上,又對印度和中國差別對待,對「抗中伙伴」印度加課25%關稅,使其關稅稅率達到驚人的50%,但對中國卻是狠話說盡,實際上輕輕放過,沒有新加任何關稅。這種種行為都顯示川普對盟友嚴厲,卻對戰略對手中國「溫柔以待」。
不只是中國,川普對俄國同樣不願得罪。即使自己的俄烏停戰提案,遭到莫斯科不屑一顧,川普也沒對俄方施加新制裁,反倒對歐洲盟友提出條件,要它們先對中國與印度課徵高額關稅。波頓分析,川普此舉,是同時放過了中俄兩國。
川普討好北京的行為,劣跡斑斑,再加上他隨心所欲的執政風格,不喜歡國安會的專業分析,波頓擔心,川普會對北京做出政治讓步,像是同意修改、抑或單方面重新詮釋《上海公報》,承認中國擁有對台灣的主權。儘管此舉會被解讀是實質拋棄台灣,可能違背《台灣關係法》對台防禦支持承諾,搞得國會雞飛狗跳,但波頓認為,川普視自己不喜歡的法律為無物,而國會又在共和黨掌控下,恐怕也會對此默不作聲。結果就是,中國在美方默許下,對台灣越來越大膽施壓。
波頓最後結論道,即便川普因此換取中國與他簽署協議,也難保對方會遵守,他因此疾呼美方立刻恢復對台軍援,作為捍衛台灣的清楚表態。
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24日投書示警,川普可能拋棄台灣,換取與中國的貿易協議。圖為視訊影片截圖。 中央社記者石秀娟華盛頓傳真 114年2月14日台灣:好用的籌碼
波頓對川普放棄台灣的警告,言之鑿鑿,但學者卻有不同看法。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25日接受三立訪問,指出台灣對美國是「好用的籌碼」,因此川普不大可能會輕易放手。
馬準威分析,台灣是第一島鏈上「不沉的航空母艦」,是維繫美國西太平洋霸權的樞紐,不大可能只為了與中國的貿易協議就放手。他如此說道:「川普也知道台灣的價值。」
馬準威形容,除非是中國放棄核武或洲際彈道飛彈,那還有可能,但這種背離常理的提議,中國也不會提出。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川普留著台灣,想方設法從中國換取好處。另外還有一點,馬準威認為,顯示川普無意棄台,那就是從1月上台以來至今,沒有美方官員拋出棄台說法,而且美國國防戰略草案也說要提升台灣的安全性,考慮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等人作為川普手下,是不會違背川普意志。
馬準威認為,自從在川普第一任期,波頓離開美國國安部長職位,就已遠離華府權力核心,或許有些脫節,再加上當時與川普鬧得不愉快,因此對他的發言也許要保留看待。
台灣須警惕「和統」
旅美教授翁履中則在臉書發文,認為波頓雖然已不在權力核心,但他掌握到的風向,仍不容小覷,尤其近期華府都透露出一致的訊號,那就是川普不認為台灣是「必須守護的戰略資產」,而更像是「可交易的籌碼」。
翁履中還提醒,台灣當前的執政黨與波頓關係好,恐怕在川普2.0背景下,從外交資產變成風險,因為川普可能解讀波頓多次說他「拋棄台灣」風險的論述,是在操縱輿論對付他,而台灣或許會在川普的憤怒下,受到牽連。
翁履中另外表示,一旦川普眼中,台灣的戰略價值不再不可取代,問題就從軍援來不來,變成美方會在台灣議題對中國讓步多少。而且比起「武統」風險,翁履中認為更應小心北京利用阻斷兩岸經貿,藉由「窮台」引發人民失望與不滿情緒,進而促成「和統」。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