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彥 黃祺洋 周威志/花蓮—台北報導
泥沙慘淹花蓮光復鄉,然而花蓮縣府指揮調度卻頻頻慢半拍,掀起檢討聲浪,政治評論員吳崑玉就指出,縣府光是物資整合都漏洞百出,甚至傳出阻擋民間機具進入救災,與其中央、地方互相抗衡,不如盡早將災區指揮權統一由中央調度,包含921地震、大園空難,都有中央直接接管地方災區現場的經驗。
泥沙慘淹花蓮光復鄉。花蓮縣長徐榛蔚:「5萬塊錢,我們大概禮拜五會開始來發放。」
光復災區拚重建,花蓮縣府拋出每戶5萬慰問金,最快3日就能領,不過早在前一天,政院就宣布慰問金措施,花蓮縣府不只政策反應慢半拍,災區應對更是屢屢出包,近期也傳出中央乾脆直接接管的聲音。
政治評論員吳崑玉:「你要統一指揮統,一指揮他才會有秩序,搞搞搞,什麼事情都搞不定,為什麼不讓中央政府接管?」
盤點連日以來的疏失案例,大同村近70名老人受困,連續3天只能靠包子、饅頭果腹;此外,還遭義煮團指訴,便當得事先申請災民證才能領,就連自主籌備救災的機具車隊也因領取中央發行的通行證,被花蓮縣府拒之門外。
花蓮縣府被指控使用中央發行的通行證,卻拒之門外。政治評論員吳崑玉:「你那邊可以丟掉1萬多個便當,然後70個便當你說你發不下去,這完全沒有道理,好像什麼事情都中央做的,乾脆中央政府接管不就好了。」
吳崑玉直指,中央地方分庭抗禮,花蓮縣府既不合作也不分工,與其釀成物資浪費,不如盡早由中央接手,指揮國軍進駐,而這類救災模式早已有前例。
前省府消防處長趙鋼(1999.10.10):「一定要層級高一點,第一個,我們希望在現場往往就要有一個決策權。」
回顧1998年2月,大園空難事發當下,桃園縣長呂秀蓮隨即率隊進入災區,不過地方政府量能不足,加上沒有處理大型災變的經驗,當時省政府消防處長趙鋼建議由省府接管,調度資源,挺進救災。
此外,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當時,南投縣府與多地鄉鎮公所坍方,不少公務員失聯,導致縣府系統形同癱瘓,當時就是由屏東縣長蘇嘉全召集南部縣市認養鄉鎮,協助處裡災區營救,而這些正面案例都可作為前車之鑑。
花蓮縣府被指救災屢屢出包。花蓮縣府新聞科長李冠霆:「所有政策設施隨時滾動式檢討與改進。」
救災效率縣府螺絲掉滿地,後續恐怕得上緊發條,強化對中央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