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黃韻璇報導
光復鄉街道滿是淤泥,有大批志工自帶鏟子前往當地投入救援。(圖/翻攝自卓榮泰臉書)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市區災情慘重,全台各地救援隊、物資抵達花蓮,數萬名「鏟子超人」志工連日投入泥濘的復原工作,光復站也因此湧入大量人潮,而台灣人自發到災區救災也登上國際媒體,英國《衛報》2日就長文報導,指出滿載志工的火車抵達台灣小鎮幫忙災後復原。
英國《衛報》2日以「健身達人、僧侶、退休人員:數萬人湧入台灣小鎮災後復原」為標題報導,內文指出,幾天前颱風導致數百萬噸泥沙灌入街道,滿載志工的火車抵達光復,人們穿著長筒靴、頭戴漁夫帽,帶著鏟子搭火車來到光復參與救援,包含學生、僧侶、退休人員、健身愛好者、移工、帶著孩子的爸媽等。
全台眾多民眾化身「鏟子超人」,前往花蓮光復鄉救災。(圖/翻攝自台鐵公司)報導指出,當人們走下火車時,人群中「加油」聲不斷,志工們來到光復鄉準備協助當地災後復原,報導中同樣以「鏟子超人(shovel supermen)」來形容,並說明志工大多來自外地,一天有超過3萬名志工搭火車抵達,是當地往年人口的四倍,台鐵甚至增加了班次疏運。
民眾自發前往花蓮光復救災,台鐵加開列車疏運。(圖/翻攝自台鐵臉書)《衛報》還訪問不少災民還原事發經過,提到災難前一天當地曾多次發布紅色預警、大規模疏散令,但其執行狀況卻存在疑問,且由於當地居民多是老年人,提到如果沒有聽到廣播或收到簡訊,就應該挨家挨戶敲門。
不過《衛報》也提到,雖然光復鄉災情很快就淡出國際媒體版面,但在台灣社群上仍充斥著志工協助清理家園的場面,甚至有人為此寫了一首歌,就是想在災難過後分享一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