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綜合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後清淤今(14)日一早全面啟動,但第一線搶災現場卻意外火爆!鳳林鎮長與花蓮工務段段長,因為清淤優先順序意見不合,當場爆發口角;因應搶災,花蓮縣府也針對部分路段實施交通管制,確保大型機具能順利進出。另外,堰塞湖監測小組新增夜間編制,挺進山區、熬夜盯守堰塞湖變化。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在災後復原現場,鳳林鎮長(左2)與花蓮工務段段長(右),因清淤優先順序意見不合而爆發口角。鳳林鎮鎮長林建平:「本來就是大家互相,我們這邊沒有在搶(修)嗎?誰幫助我們?來看一下,沒辦法。」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第一線搶災現場,氣氛卻意外火爆,鳳林鎮長與花蓮工務段長對於優先清淤路段意見不合,爆發衝突。
鳳林鎮鎮長林建平:「(工務局)答應我們的一直沒有到位,所以說昨天早上我到現場之後,沒有任何的一個搶救重機械。」
大型機具在搶通道路。花蓮工務段段長陳麗華:「如果說我昨天先辦你,花45線的清理,我台九線有可能放著嗎?不可能嘛,所以沒有對錯,只有立場不同,大家都是一樣的方向,希望趕快做搶災的動作。」
意見不合,但目的一樣,只是堰塞湖紅色警戒什麼時候能解除?
記者王怡淇、簡翰鳴:「我後方也可以看到,現在怪手已經持續的要來進軍繼續作業了,因為昨天的溢流的狀況現在已經趨於穩定。」
花蓮縣長徐榛蔚:「紅色警戒危險,風險依舊,再請大家擇三種(避難方式),依舊維持在原來的收容地點、不可以移動,進駐到整個災區、紅區裡面這些大型機具非常的多,所以請鄉親一定遵守我們的這個警察的交通動線指揮。」
花蓮部分路段實施交通管制。堰塞湖溢流,災後復原啟動,14日一早各式大型機具全面進場清淤,縣府也實施交通管制,確保清淤作業順暢;另外堰塞湖監測小組也正式入山,新增夜間監測小組,沿路派員駐守,12小時不間斷,熬夜監測,就是希望能盡快還給災民一個乾淨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