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瑞恩/台北報導
李鴻源警示,花蓮山上還有超過兩億噸的泥沙。(圖/前進新台灣)花蓮光復救災工作,持續受到各界關注,不過除了清理被泥沙淹沒的街道之外,如何未雨綢繆避免下一次風災,就是一項必須留意的問題。身為水利專家的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3)日就警示,花蓮山上還有超過兩億噸的泥沙,如果再發生一次豪雨或5級以上的地震,有可能導致下個堰塞湖的生成。
整理李鴻源說法,潰壩前共3.2億噸泥沙囤積,這次致災量為7000萬噸,也就是說還有2.5億噸在堰塞湖裡。不僅如此,因堰塞湖左側山壁較不穩定,若再發生一次豪大雨或5級以上地震,可能會生成另一個堰塞湖。
李鴻源觀察到,馬太鞍溪下游堤防,有1000多公尺的區域比較脆弱,這是一個缺口、破口,建議政府要立即進行補強,發揮加固效果。河床清淤與管理也是不可忽視的環節,由於目前積淤達5公尺,這代表著河道本身的通洪能力顯著下降。如此一來,即使堰塞湖本身沒事,河川本身「溢堤」機率也會變高。
針對這次中央與地方因權責相互指責的狀況,李鴻源建議,政府可成立「災害救難總署」,架構上可參考美國的「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或日本官房長官級別的「防災擔當大臣」。當遇到複合式災害時,就能夠迅速通知當地政府疏散居民,調派各項資源進入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