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思妤/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認為不該暫停辯論會。(圖/翻攝畫面)花蓮光復鄉災情慘重,但國民黨主席前3場辯論會仍持續舉辦。多名藍委3日呼籲,黨主席參選人們應立即宣布暫停辯論,候選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今(4)日表示全力支持;另一名候選人、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也表態,應該把心放在花蓮,黨中央下午會邀候選人討論。不過,同為候選人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持反對意見,認為不應該暫停,他也說,尊重部分參選人前往花蓮探視災民,但是如果拿著勘災為理由逃避電視政見會,就另當別論。
中天原訂今天下午2時舉辦「兩岸路線大辯論」,但羅智強昨天晚上宣布,要以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的身分代表黨團,回到他的故鄉花蓮。而郝龍斌陣營也宣布,週六將到花蓮協助洪災災後復原。而國民黨立委羅廷瑋、廖偉翔、邱鎮軍、李彥秀、徐巧芯、黃建賓、丁學忠、林沛祥、葉元之、陳菁徽、吳宗憲、翁曉玲、林倩綺、黃仁、羅明才、涂權吉、黃健豪、陳玉珍等人也發出共同呼籲,請所有黨主席參選人暫停辯論關心花蓮災情。
對此,張亞中表示,花蓮的災後重建,一定全力支持,這是社會責任。但同時,國民黨作為一個政黨,也需要透過政見會,讓黨員了解誰最有能力帶領國民黨走向未來。兩者並非對立、非此即彼。立委要求暫停辯論的意見,給予應有的尊重,但黨主席的電視辯論也不該暫停。中國國民黨如果做不到救災與民主兼顧,未來如何帶領台灣,衝破困境?
張亞中表示,要顧慮外界觀感,更應該做的是,減少黨主席選舉期間,不必要的造勢活動、宴飲聚餐,把資源投入救災,才是正辦。他說,花蓮風災確實造成當地嚴重損失,社會各界都應該、且已經展現關懷,協助重建。這一點無庸置疑。國民黨若想展現社會責任,可以呼籲所有候選人或黨部集體發動募款、志工支援、物資運送,讓政黨展現與災民同行的誠意。
這不是政見會「要不要辦」的對立問題,而是「怎麼同時兼顧」,張亞中認為,首先是政見會的必要性,黨主席選舉關係到政黨未來方向,政見會是讓黨員了解候選人理念的重要場合。如果因為風災就縮減,反而會讓黨內民主顯得草率。況且,這些該有的程序若被取消,黨員會覺得不被尊重。所以,應該強調的是,災後重建重要,但黨的民主機制同樣不能輕易中斷。
對於部份黨主席參選人,前往花蓮探視災民的作法,張亞中給予尊重,但是,如果拿著勘災為理由,企圖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逃避電視政見會,接受各界的檢驗,那就另當別論了。畢竟,激進的道德化所造成的風險,會讓不同意見者被貼上「不道德」的標籤,而窒息了討論的空間,也正因為害怕遭到道德審判而不敢發聲,形成了「假共識」。
張亞中指出,第四場的電視辯論會,主要討論的議題是兩岸關係,張亞中認為,正如花蓮堰塞湖成災,在台灣上頭也存有一個隨時都將潰堤的堰塞湖,就是當前台灣的危急處境,對全體台灣人都存有解決的急迫性。這與花蓮的災情相比,同樣值得高度重視。
因此,張亞中認為,為顧及外界觀感,中央黨部應承諾給予花蓮救災工作,承擔很多協助責任。另一方面,堅守民主,選出一位卓越的領導者,展現執政能力,對天災防 範於未然,減少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