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哈瑪斯有條件同意放人質 以不甩川停火呼籲、續炸加薩釀70死

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的20點和平計畫,3日獲哈瑪斯部分同意,但以色列不甩川普隨後的停火呼籲,隔天仍持續轟炸加薩,造成至少70人死亡,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停火跡象。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則在電視演講表示,與哈瑪斯的換囚協議即將達成,不過他也重申絕對會讓哈瑪斯解除武裝。

加薩
加薩

川普疾呼以色列停手,但加薩上空炸彈仍繼續落下。半島電視台4日引述醫療前線的消息來源報導,以軍該日的空襲造成至少70人喪命,當中45人,就在以方近期猛攻的加薩市。

以軍在X平台發布聲明,加薩河谷(Wadi Gaza)以北區域,包括加薩市在內,依然是「危險戰區」,要求民眾藉由拉希德街(Rashid Street)向南撤離。但加薩南部早就滿是數以十萬計的流離失所難民,難以再容納更多人口。

救護人員告訴半島電視台,加薩市圖法區(Tuffah)一棟公寓遭以軍炸毀,釀成18人死亡與多人受傷,還波及附近多棟建築。讓人鼻酸的是,加薩民防單位在社群PO文表示,罹難者中,7人還只是孩子,年紀最小是才2個月大的嬰兒,最大也不過8歲。

另外,即便照以軍指令逃到南邊,依舊無法保證安全。馬瓦希(al-Mawasi)這個地區就在以方劃定的所謂「安全人道區」,但仍遭以軍空襲,2名孩子無辜枉死,8人受傷,而過去幾個月馬瓦希就接連不斷受到鎖定打擊。加薩中部的紐瑟拉特(Nuseirat)難民營等地同樣逃不過轟炸,老百姓持續無路可逃。

半島電視台記者欣寇達力(Hind Khoudary)實地帶回第一手訊息,「醫院無法救助所有民眾」,「實際現場一切都沒顯示任何停火跡象」。

哈瑪斯跳出來譴責以色列,痛批這都是「納坦雅胡說謊」的證據,以軍「仍持續對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犯下殘酷罪行與屠殺」。哈瑪斯呼籲國際社會,採取「緊急措施來保護與救助我們的人民」。

哈瑪斯武裝派別釋出48名人質的合成照,稱是他們的「告別照」,威脅以軍停止對加薩市的軍事行動。(圖/X)
哈瑪斯武裝派別釋出48名人質的合成照,稱是他們的「告別照」,威脅以軍停止對加薩市的軍事行動。(圖/X)

加薩苦難不見停歇,可川普依舊在自家「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感謝「以色列暫時停止轟炸,好讓人質獲釋與和平的協議有機會完成」。

川普還對哈瑪斯放話施壓:「我不會容忍任何拖延,很多人認為這(拖延)會發生,也不會容許加薩再(對以色列)構成威脅。」

川普在另一篇貼文表示,以方同意了最初劃設的「撤軍線」,這消息已轉達給哈瑪斯。川普寫道:「一旦哈瑪斯確認,停火就會立即生效,人質與囚犯的交換就會展開,我們將會對下一階段的撤軍創造條件。」

哈瑪斯已部分同意川普20點和平計畫,包括以方從加薩撤軍,以及手中人質和以色列囚禁的巴勒斯坦人進行交換。但比如哈瑪斯會不會同意解除武裝,很多問題仍是未知數。據白宮官員透露,川普將派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與自己的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前往埃及敲定換囚的技術性細節,並討論長久的和平協議。埃及外交部也發聲明稱,6日將作東,讓哈瑪斯與以色列雙方代表舉行間接會談。

而據川普提案的第一階段,哈瑪斯會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當中死者的屍體會返還,倖存者則能回家,作為交換,以色列會放出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

納坦雅胡4日晚間發表電視演說,稱期待換囚協議幾天內就能達成,讓人質都能夠回家。與此同時,他也不忘為自己叫屈,強調自己「承受了海內外要求停戰的巨大壓力」。納坦雅胡堅稱,是因為他與川普所施加的軍事、政治壓力,哈瑪斯才願意釋放人質。他還重申川普提案包含哈瑪斯解除武裝。

加薩遭以封鎖面臨斷糧,上萬兒童營養不良。(圖/達志/美聯社)
加薩遭以封鎖面臨斷糧,上萬兒童營養不良。(圖/達志/美聯社)

卡達大學的美國外交政策專家哈雅尼加(Adnan Hayajneh)分析,哈瑪斯希望獲得保證,20點和平計畫的剩餘部分都會實施,這包括往後加薩治理的清楚藍圖,「這會是漫長的談判,而哈瑪斯將會參與其中」。

哈雅尼加指出,阿拉伯國家領袖對川普計畫也有所保留,但關於加薩治理與武裝的疑慮,多數沒被納入考量。他稱:「看看這份計畫,就幾乎是要叫哈瑪斯投降,我想他們會把談判籌碼,也就是人質,拿到最後關頭才談。」

據加薩衛生部的統計,以色列的戰爭已造成當地超過6.7萬人死亡,專家估計實際人數恐怕是這數字的三倍。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中東戰情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秋節前夕!賴清德再赴花蓮光復災區關心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