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筑/台中報導
72歲的李阿公「半獨居」在稻田中央的破舊平房,但他從不嫌苦,樂觀知足過每一天。(圖/受訪者提供)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重創光復鄉,多名罹難者為獨居或住在一樓的高齡長者,這顯示獨居、行動不便者在天災中的高度風險。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建構有效的社會安全網、強化災前預警與社區照顧系統,已是當務之急。中部72歲李阿公長年獨居田中央,與外界幾乎斷聯,所幸接受弘道基金會長照與送餐服務,而送餐員平日中午的送餐成了他唯一的情感依靠。這樣的陪伴不僅填飽肚子,更守住了他們與世界的最後一線連結。
根據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今(2025)年表示,目前列冊(實際納入關懷名單)需關懷的弱勢獨居老人約 6.5 萬,若根據 65 歲以上人口獨居率的估算,全台獨居長者人數可能約 70 萬人。簡單來說,每 10 位高齡者中,就有1~2人獨自生活,其中僅不到一成被納入政府關懷體系,這顯示出,仍有大量長者處於「未被看見的孤獨」狀態,亟需社會更積極的關注與支持。
李阿公和社工比愛心合影,相當可愛!雖然智能不足,阿公卻能牢牢記住弘道社工,每次都與社工聊得好開心,氣氛總是非常地熱絡。(圖/受訪者提供)「你們的便當有肉、有菜、有飯,什麼都有,我『真呷意』!」說話帶有點稚氣和天真的72歲李阿公,邊吃便當邊感激送餐員,一臉滿足的模樣,讓人看了不禁嘴角上揚,覺得有點感動又有點不捨,因為阿公的背景其實有些坎坷。
弘道專員林玠汶表示,李阿公是她見過的長輩中非常可愛的一位,每次都會被他的笑容萌到。儘管阿公的生活十分艱辛,卻始終保持著笑嘻嘻、樂觀的態度,讓人由衷佩服。遠望稻田中央,只見一棵棵樹木點綴其中,但那裡其實是阿公生活了一輩子的家。這樣的景象讓人難以想像:一間老舊的平房孤獨地矗立在稻田中央,周圍幾乎沒有鄰居,彷彿與世隔絕一般。
談及李阿公的情況,弘道專員林玠汶表示,因為童年時發高燒未及時就醫,導致阿公智能受損,至今只能進行簡單的對話應對。年輕時,他靠務農維生,雖然智能有限、經濟拮据,卻始終認真生活,樂觀且知足。父母過世後,李阿公和妹妹同住在老家中,但妹妹白天都不在,林玠汶說,就他們的了解而言,雖然阿公名義上有家人同住,但實際生活狀況與獨居無異,大小事都得自己來。
阿公患有心臟病及腎結石等疾病,所以弘道的照顧秘書會幫李阿公量血壓,確保他的身體狀況。(圖/受訪者提供)
李阿公家裡的洗衣機故障了,弘道照顧秘書暖心用手洗方式,幫忙阿公洗衣服。(圖/受訪者提供)得知阿公的處境後,弘道台中服務處主動介入,平日白天提供送餐服務,確保他三餐無虞、也能吃得營養均衡。此外,也安排居家服務,由照顧秘書協助洗頭沐浴、簡單家務整理、測量血壓並陪伴他聊天。由於阿公患有心臟病與腎結石等慢性病,這些服務不僅照顧他的基本生活,更希望能預防最令人遺憾的「孤獨死」發生。林玠汶強調,阿公的案例凸顯了「社區支持系統」的重要性——在家庭功能薄弱或缺席時,社區資源的介入就成了長者穩定生活的關鍵。
平日中午,李阿公都會很興奮地望向窗外,因為送餐員會開車鑽進狹窄的田間小路,將便當送到李阿公的手中並寒暄問好,關心他的身體狀況。阿公看到送餐員來,都會笑得很開心,也會滔滔不絕地分享自己的生活,或回應對方的提問。雖然話語有些稚嫩、表達也不總是完整,但那份想與人交流的熱情,總讓人感受到他內心的溫暖與渴望被陪伴的心情。
不管阿公家的田間小路再狹窄,弘道基金會的送餐員都會將便當送到李阿公的手中,而阿公每天最期待的事之一就是送餐員的到來,因為讓他感覺到自己被關心,有人可以陪他小聊一下。(圖/受訪者提供)阿公捧著便當,露出滿足地笑容說:「我很喜歡吃他們的便當,很好吃,這是我一天中吃得最澎湃的一餐!」果不其然,阿公一口接一口大快朵頤,沒幾分鐘就把便當吃光光。可想而知,對阿公來說,這不只是一份熱騰騰的午餐,更是一段難能可貴的人際互動與情感連結,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有人記得他、走進他的小世界,是支撐他日常生活的重要力量。
阿公大讚便當非常好吃,一口接一口,沒幾分鐘就全吃光光,他說這是一整天下來自己吃得最營養的一餐,所以他總是吃得津津有味。(圖/受訪者提供)弘道專員林玠汶分享日前活動的照片,補充說,社工知道阿公白天獨自一人在家,鮮少與外界接觸,擔心他太悶,所以在春節前夕特地安排他參加熱鬧的百人圍爐餐,更帶阿公到大賣場採買年貨,除了感受過年的氣氛,更增加社會互動。每每提到之前參加過的活動,李阿公就會特別興奮,不停地跟大家分享說:「我今年還要去哦!有好多人陪我吃飯跟買東西,超開心的...呵呵呵。」阿公的房間裡擺滿之前參與活動的合照與名牌,甚至還有去年底買的年貨「一串衛生紙」完全未開封,節儉的阿公靦腆地說,之前也有別人送他衛生紙,他用量很省,弘道送的還用不到啦!
其實,在台灣社會的角落裡,還有許多像李阿公這樣的長輩。他並不是特例,而是成千上萬默默生活、努力撐起日常的長者縮影。他們或許不擅表達、身體有狀況、缺乏家人陪伴,卻依然堅韌地過著每一天。
李阿公相當節儉,他拿出去年弘道帶自己到賣場買的一串衛生紙,開心地說,因為自己很省的用,所以到現在還沒有開封喔!(圖/受訪者提供)
春節前夕,弘道台中服務處舉辦百人圍爐餐,志工和社工李阿公一起參加,感受過年的熱鬧氣氛。(圖/受訪者提供)弘道台中服務處處長陳國慶表示,許多獨居弱勢長輩因為年老、多病、行動不便,加上經濟條件有限,與外界的接觸相對薄弱。許多人不會使用手機、平板等3C產品,有些甚至連電視都沒有。當颱風、地震等天災發生時,這些長輩往往無法及時掌握撤離或避難的資訊,風險極高。因此,弘道的角色之一,就是在接收到災害或重要訊息時,立即透過社工、居服照顧秘書或志工主動聯繫服務中的長輩;若無法電話聯繫上,也會親自前往關心、確認長輩的安全,盡可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弘道以「食、用、住、行、育、樂、其他」七大面向,深耕在地,服務獨居弱勢長輩超過30年。其中,以「食」為出發點,透過設置中央廚房,由營養師規劃符合銀髮族健康需求的菜單,廚師精心烹煮營養均衡的便當,再由送餐員親自將餐點送達長輩手中,形成一條龍的完整送餐服務體系。弘道希望做到的不只是「吃得到」,更是讓長輩「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均衡」。針對不同健康需求的長輩,也提供客製化的治療餐,例如:低普林、低蛋白、質地調整餐,甚至為咀嚼或吞嚥困難者設計碎食與半流質餐,讓長輩即便身體有挑戰,也能吃得安心、吃得有品質。
弘道台中服務處設置的中央廚房,清晨就開始忙著料理弱勢長輩的便當。(圖/受訪者提供)
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便當,背後卻承載著長輩的健康、尊嚴與安全,更是一份來自社區與社會的關懷與陪伴。這份溫熱的飯菜,不只填飽肚子,更溫暖了孤單的心。
●一起送愛心給社會角落阿公阿嬤:https://reurl.cc/4N055K
●郵政劃撥帳號:22411311,戶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銀行匯款: 國泰世華銀行(013)健行分行(2376),帳號: 237-03-500046-1,戶名: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愛心捐款專線:04-2206-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