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台積電擴產連帶承包商業績滿滿。(圖/資料照)台積電(2330)高雄 F22 廠為公司二奈米布局核心據點,量產進度持續推進。法人指出,F22 廠的 P1 廠預計今年第四季正式投產,P2 廠年底將進入設備測試階段,P3 廠外觀結構已完工,P4 廠日前動工,P1 至 P5 廠預計於 2027 年第四季全面進入營運,顯示台積電在南部先進製程基地的建置進度穩健。
除高雄外,新竹寶山 F20 廠區的 P1、P2 廠也將於今年底前陸續量產,全年產能預估達約 4 萬片,2026 年底將提升至 10 萬片水準。法人認為,台積電南北廠區同步啟動二奈米量產,將顯著帶動上游製程設備、檢測分析與封裝相關供應鏈營運成長。
製程設備 檢測類股有哪些
在製程設備供應鏈方面,弘塑(3131)提供先進封裝所需清洗、蝕刻機台,並切入 CoWoS 封裝製程;萬潤(6187)為台積電 CoWoS 封裝設備主要供應商之一,產品涵蓋點膠、AOI 檢測與自動化設備;辛耘(3583)提供製程自動化與整合服務,為台積電先進製程重要合作夥伴;志聖(2467)供應光阻塗佈與貼膜設備,應用於半導體先進封裝;均豪(5443)提供晶圓搬運與製程自動化整合系統,支援台積電 CoWoS 及二奈米產線;均華(6640)則主攻晶圓挑撿機與封測設備。
在檢測與分析領域,閎康(3587)提供材料與故障分析服務;旺矽(6223)為晶圓測試探針卡與介面板主要供應商;宜特(3289)專精材料與失效分析;汎銓(6830)提供半導體先進封裝 X-ray、3D 檢測與封裝良率分析解決方案;世禾(3551)則供應化學製程與濕製程設備。
法人指出,隨台積電高雄與新竹兩大基地陸續量產,相關製程與設備廠商將持續受惠於二奈米世代擴產趨勢,AI 與 HPC 高階應用需求將成為推動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成長的長期動能。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