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倪維樂事件還原:情報全是假的!蔣經國震怒拍桌:這些人把我當傻子

國際中心/唐家興報導

蔣經國年輕時認真工作的模樣。(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蔣經國年輕時認真工作的模樣。(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上世紀六〇年代,蔣介石父子自信掌握了「反攻大陸」的契機,自認為共產黨的台灣地下組織已被連根拔起,情報線穩固無虞。然而,讓蔣經國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些被視為「精明強幹、忠心耿耿」的特務,竟在十餘年間不斷以假情報欺上瞞下,把整個情報體系玩成了一場「紙上戰爭」。

「反攻大陸」夢起 蔣氏父子重金招募特務

進入1960年代初,兩岸情勢詭譎。大陸飽受自然災害與經濟困頓之苦,又陷入美蘇夾擊的國際壓力,蔣介石認為時機成熟,決定加緊整軍備戰,重啟「反攻大陸」的構想。

除了軍事準備外,蔣氏父子更大舉派遣特務潛入大陸,要求他們蒐集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等各方情報,以期為「反攻」鋪路。當時這批特務可分為兩種:一是經過正規訓練的專職特工;另一種則是以賞金為誘的臨時人員,從商人到藝人皆有。

令人意外的是,後者這些「非專業」特務,因為身份掩護周全,反而更不容易被發現。

蔣經國(後)到重慶向蔣介石(前)報告贛縣情況時合影。(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蔣經國(後)到重慶向蔣介石(前)報告贛縣情況時合影。(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特務「績效考核」上線 假情報滿天飛

由於多數專業特務在大陸一登陸就被識破,蔣經國只得仰賴這些臨時情報員。為刺激效率,他親自下令實施「績效考核」,要求每名潛入大陸的特務都必須帶回「有價值的情報」,否則不僅拿不到賞金,還可能受罰。

為了鼓勵「積極創新」,蔣氏父子甚至開放特務「跨界蒐情」,軍事線可以報文化新聞,經濟線也能送政治內幕。結果,一時間情報如雪片飛回台灣,看似「捷報頻傳」,實則暗藏荒誕。蔣氏父子對這波「情報豐收」大喜過望,甚至親自頒獎給幾名表現突出者。殊不知,這些情報的真實性,幾乎為零。

為了鼓勵「積極創新」,蔣氏父子甚至開放特務「跨界蒐情」。(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為了鼓勵「積極創新」,蔣氏父子甚至開放特務「跨界蒐情」。(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香港特務「倪維樂事件」揭穿情報造假

1963年8月,事情終於曝光。一名隸屬「大陸工作委員會」的特務倪維樂自香港呈交四份「絕密文件」,內容包括中共中央與國務院文件,甚至還有陳毅的內部講話。上級喜不自勝,立刻送往台灣邀功。

豈料台灣情報單位一審查,立即發現破綻:語病連篇、措辭錯誤,根本不像官方文件。分析員冷嘲熱諷地說:「若大陸真用這水準寫公文,我們早就反攻成功了。」消息傳到蔣經國耳中,他震怒不信,親自翻閱文件後卻啞口無言。那稚嫩的文風,讓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被騙得徹底。

倪維樂坦承「情報來源」 蔣經國當場氣結

蔣經國下令立即逮捕倪維樂。後者被「請」到台北後,在連番拷問下坦承:自己從未踏入大陸半步。原本是香港九龍一家娛樂城服務員,為賞金成為臨時特工,但因害怕被抓,索性躲在郊外。

眼看任務期限將至,他靈機一動,用收音機收聽大陸廣播、翻閱報紙雜誌,自行拼湊出「中共中央文件」與「陳毅講話」,再交差了事。

這四份文件竟一路過關斬將,被層層上報至蔣經國案頭。得知內情後,蔣經國氣得失語,怒斥屬下無能,並痛打相關官員幾個耳光。

虛假情報連鎖效應 揭露整個特務體系崩壞

更令蔣經國震驚的是,倪維樂只是冰山一角。深入調查後,他發現相同手法造假的特務比比皆是。許多文化水平較高者,甚至能混入真實報刊內容,使假情報更具「說服力」,成功欺瞞情報機關多年。

蔣經國最終選擇壓下事件,只在內部通報「倪維樂事件」作為警示。他明白,若真的追查到底,整個情報系統恐將土崩瓦解。這場情報鬧劇,也因此草草收場。

蔣經國憤怒得知真相:派往大陸的特務,全都在糊弄他!(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蔣經國憤怒得知真相:派往大陸的特務,全都在糊弄他!(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反攻夢」的破滅:從特務造假開始崩塌

倪維樂事件後,台灣特務再也不敢公然造假,但他們也再無能力蒐集真正的情報。從1963年起,台灣情報機關對大陸的「戰果」江河日下,「反攻大陸」的夢想也逐漸淪為空談。

歷史學者評論指出,這場荒謬的情報騙局,不僅暴露了蔣氏父子對情報工作的盲點,也象徵著一個時代信念的崩塌。蔣經國的憤怒,不僅是對下屬欺瞞的痛心,更是對「反攻夢」幻滅的無聲告別。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關我什麼事 20251014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