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籌不到錢就失業!教授為保飯碗 自掏腰包「貸款上班」

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中國爆出「貸款上班」,部分大學教授被迫向銀行借錢,才能保住飯碗。(示意圖/Pexels)
中國爆出「貸款上班」,部分大學教授被迫向銀行借錢,才能保住飯碗。(示意圖/Pexels)

中國就業市場持續低迷,竟出現比「付費上班」更離譜的「貸款上班」現象。房市專家何世昌指出,部分大學為籌措「橫向經費」,竟要求教授自行募資,若無法達標恐遭解聘。為保飯碗,不少教師被迫向銀行貸款交錢給學校,形成「貸款與失業二選一」的荒謬現象。

上海科技公司逼員工貸款買股 風潮蔓延校園

「比付費上班還扯,貸款上班時代來臨!」房市專家何世昌在臉書表示,中國就業市場疲軟,以致於出現「付費上班」的奇葩現象,失業族付費給業者假裝上班,按時進出辦公室打卡。可如今,竟出現比「付費上班」更離譜的「貸款上班」。

何世昌指出,2024年底,上海一家科技公司被踢爆,要求員工必須向銀行辦理個人貸款來購買公司股票,號稱「員工持股貸」,個人貸款上限為2,000萬人民幣。到了2025年,「貸款上班」風潮竟吹向大學校園內。

就業低迷壓力大 教授成募資工具人

何世昌提到,隨著中國就業市場惡化,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而大學畢業生起薪嚴重縮水,使得非一本的二本、三本大學(一般普通大學)招生困難,大學要求教授需要分配招募「橫向經費」(向企業募款)額度;倘若教授無法招募足額款項,可能失去工作(評定成績差的老師會被炒魷魚),教授只能向銀行貸款交給學校,尤其募資能力較差的文學院老師受到影響最大。

教授被迫在貸款與失業間抉擇。(示意圖/資料照)
教授被迫在貸款與失業間抉擇。(示意圖/資料照)

貸款與失業 教授被迫二選一

何世昌說,由於大學要求每個教授招募「橫向經費」巨大,每位分配到的募資金額動輒高達百萬人民幣,不少教授只能拿房子向銀行貸款,籌錢交給學校。不想抵押房子的教授,私下向企業購買假發票,以作假帳方式讓企業付款給學校。

多數大學向教授承諾,其所招募的「橫向經費」會退還,但卻要扣除增值稅、管理費,而教師須付購買假發票的費用。一頭牛被扒一輪皮下來,教授只會收到約本金的75%,等於薪水打75折的概念。因而中國網友戲謔稱「幹五年賠一年」、「自己貸款付薪水給自己」。

#教授

🔴1016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