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報導,大批北韓「士兵」偽造身分和履歷,假扮成遠距自由工作者,滲透到西方企業,伺機偷盜錢財匯回北韓以資助軍事和核計畫,甚至竊取資料。
在北韓邊境,使用中國手機成了極高風險行為。保衛部最新警告「情節嚴重者可處以槍決」,引發當地民眾恐慌,許多人選擇關機藏匿。手機原為民生、聯繫與經濟工具,如今卻被視為「叛國證據」。面對高壓掃蕩與電波追蹤,人民深陷恐懼,反映出政權對外界資訊流入的極度焦慮。(圖/翻攝自平壤時報)報導引述多家資訊安全公司報告指出,北韓派出至少上萬人滲透到多個西方國家的企業。
專門分析網路犯罪威脅的資安公司DTEX追蹤到近千名任職於大企業的北韓「騙徒」,並公布他們的個人電郵地址作為警告。在這些曝光的北韓人當中,有兩人滲透到加密貨幣產業,他們使用偽造的日本和新加坡護照,假名分別是「村野直樹」(Naoki Murano,音譯)和「柯林斯」(Jensen Collins)。
這兩人先被派到寮國,然後前往俄羅斯,利用假身分向多家尋找開發人員的企業求職。數年前,加密貨幣平台DeltaPrime看中「村野直樹」的履歷,聘用他擔任遠距自由工作者,但「村野直樹」取得網站管理員密鑰,從公司帳戶盜取了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4億元)。
目前北韓騙徒主要鎖定加密貨幣企業。區塊鏈開發專家馬尼安(Zaki Manian)甚至評估,在整個加密產業,看似來自北韓的求職者和履歷的比例超過50%。
馬尼安是美國新創公司Iqlusion共同創辦人,他曾於2021年聘用兩名在新加坡的程式設計師,長達一年幾乎每天與他們聯絡,也很滿意他們的工作成果。然而,這兩名工程師離職後數月,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通知,這兩人把薪水全數匯到了北韓。
一名資安專家說,大企業常常請外部公司來處理瑣碎工作,給了北韓大盜可乘之機,「他們最青睞的產業是加密貨幣,但金錢已不是他們唯一的動機,他們現在想要的是智慧財產權和敏感資訊」。
美國資安企業Kela研究發現,最近至少有一組北韓人假扮成獨立工程師和建築師在美國提供服務;他們建立線上3D圖樣「作品集」,實際上未取得設計建築的政府許可,有些在他們協助下建好的建築如今狀況堪憂,但他們仍拿到了報酬,並立刻匯入與北韓相關的帳戶。
專家認為,法國是北韓關注的國家之一,但目前似乎相對未受這些北韓遠距工作者威脅;北韓對美國更有興趣,因為當地更有利可圖,且敏感產業較不集中,因此更容易滲透。
不過,資安公司麥迪安(Mandiant)今年4月發布的報告指出,北韓在歐洲的行動也有增加,例如一名北韓資訊工程師2024年底至少利用12個不同身分在歐洲各地和美國活動,積極向多個歐洲機構求職,尤其在國防領域和政府部門。
報導提到,這些北韓遠距工作者實際上很多是北韓情報部門下的227秘密部隊成員,被稱為「士兵」。DTEX認為,其他人可能與北韓國防部或參與研發飛彈的軍需工業部直接相關。
這些人在俄羅斯網路犯罪論壇受訓,求職手法大同小異,包括用人工智慧(AI)創造虛假人物和假照片、偽造身分證件、建立假網站騙取招募人員的信任,還在面試時使用即時變臉軟體。
麥迪安表示,在歐洲,這些人是透過Upwork、Telegram、Freelancer等線上平台被聘用,利用TransferWise、Payoneer等服務以加密貨幣收款,顯示他們有意隱藏金錢來源和流向。
根據Kela說法,這些人一旦進入企業,就會暗中把薪水匯到北韓,或利用自己的權限安裝惡意軟體、竊取資料或勒索。
報導指出,聯合國估計,北韓數以千計騙徒大軍靠著薪水、竊取資料和加密貨幣,每年為北韓帶來2.5億到6億美元收入,這些錢主要用於軍隊和核計畫。根據聯合國報告,北韓核計畫超過50%的資金來自網路竊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