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太魯閣國家公園因堰塞湖封園挨批 王士豪曝關鍵:山難救助資源只有一套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太魯閣國家公園因燕子口出現堰塞湖而緊急封園,山林作家雪羊質疑,竟為海拔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封閉毫無關聯的3000公尺高山區域。內政部表示,主要是考量崩塌預估土石量龐大、地震頻繁,以及交通動線不穩定等因素。事件後因雪羊一句「連中共都幹不出這種骯髒事,我們的內政部真的遙遙領先」延燒,對此,高海拔醫學權威、登山好手王士豪醫師說,政府這些無名英雄所做的事,就是在幫「開放山林」政策作旅遊避險。這次暫時的合歡山及南湖大山暫時封山,也是在做避險。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邊坡崩塌,在立霧溪上游形成堰塞湖。(圖/翻攝自太魯閣國家公園臉書)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邊坡崩塌,在立霧溪上游形成堰塞湖。(圖/翻攝自太魯閣國家公園臉書)

王士豪醫師撰文寫道,最近因為立霧溪邊坡崩塌在太魯閣燕子口附近形成堰塞湖,進而太魯閣國家公園宣布停止包含南湖大山及合歡山區區的入園許可,引起登山網紅的大鳴大放,以及許多的回響。

許多人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在燕子口的災害,可是遠在南湖大山跟合歡山好像要連帶的「封山」,這個會不會範圍太大了?會不會與「開放山林」政策背道而馳?

王士豪醫師指出,事實上,「開放山林」的底氣,「開放山林」能夠這麼成功,能夠讓這麼多人享受登山之美,能夠讓登山網紅如此的大鳴大放為登山客爭取登山民眾最大的權利,那全部都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那是因為台灣有完善的基礎救援救災山區救援體系的支持,而且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台灣的國家救援,只要你有合法申請,這個服務是免費的。

其實包含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很辛苦的在台灣所有的高山山屋,建置了加壓艙PAC,讓嚴重高山症的患者,得以獲得即時的救治。這個加壓艙建置計劃,也直接的協助與支持了「開放山林」政策,讓政府至少在高山病這個部分可以減少許多的負擔,可以更有勇氣地「開放山林」。

然而,政府的救難救援及山難救助資源其實是稀缺資源,而資源就只有一套。當立霧溪在燕子口附近形成堰塞湖,而這個狀況有可能潛在形成巨大的天然災害,需要巨大的救難資源投入的時候,整個運籌帷幄操盤的政府,當然就會把救援救難的資源,優先佈署保留在應對這個堰塞湖可能造成的災害。

王士豪醫師表示,資源就只有一套,當優先保留佈署在應對這個天然災害的時候,在這個當下,就比較沒辦法把資源保留在應對合歡山區南湖山區的山難救援。特別是這幾天又遇到會連續下雨。

因此,政府備援救難支援的部署有所調整時,這個時候太魯閣園區裡的登山步道暫時關閉,讓救援資源的部署更能專注的保留在可能會產生更大巨大災害的堰塞湖,這個是完全合情合理且合法的。

王士豪醫師也說,衷心感謝登山網紅對登山客權力的極力支持及爭取,也完全能夠理解,也許登山網紅並沒有參與過這種救難資源的部署的過程,所以會對政府的政策有所誤解。「一般民眾由於沒有參與而無法理解所產生的誤解,這個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發這個文章的同時,我也要幫登山網紅們緩頰」。

「我常在講,在政府政策的背後做基礎建設及資源部署的人,真的是無名英雄。他們往往沒有在燦爛鎂光燈下的舞台上讓大家看見,可是確實他們就是負重前行的無名英雄」。王士豪醫師提到,他目前剛好在推「旅遊避險」這個概念,剛好目前也有一個旅遊避險的線上課程。

其實,政府這些無名英雄所做的事,就是在幫「開放山林」政策作旅遊避險。這次暫時的合歡山及南湖大山暫時封山,也是在做避險。王士豪醫師說,旅遊避險,無所不在。過去政府默默的在做這一塊,現在有些民眾自己也留意到了,當然這些知識及素養也可以透過上課或線上課程來獲得。

如果沒有這些無名英雄在幫大家做旅遊避險,登山客、登山網紅再怎麼樣大鳴大放,「開放山林」也不會有安全牢靠的救難救援體系作為支持,「開放山林」的政策應該也很難全面落實。

王士豪醫師說,再重複一次,政府的救難救援及山難救助資源是稀缺資源,而資源就只有一套。當立霧溪在燕子口附近形成堰塞湖,而這個狀況有可能潛在形成巨大的天然災害,需要巨大的救難資源投入的時候。政府一定是優先將救災救難資源的重兵佈署在可能潛在的巨大災害。

真的非常辛苦內政部及太魯閣國家公園及政府救難救援資源部署還有實地執行的辛苦的人員們。您們承擔了最大的責任,並且還要忍耐民眾的罵名。真的非常的謝謝您們。

王士豪醫師也說,登山活動,喜愛登山的朋友們,就先暫時忍忍吧。大家就互相理解體諒一下政府吧。當災害平緩之後,資源部署回歸了,大家又可以去爬山了!

#花蓮太魯閣堰塞湖

【#直播中LIVE】【20251020】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2025太子忠孝文化季】桃園護國宮太子爺夜巡!神的步行者、五夜暗訪 10/20 第三夜 第二場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