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AI尚未真正進入各行各業,技術正從狹義邁向通用與實體智能,市場潛力龐大;他強調資本市場是企業成長的關鍵推手,鴻海從20萬創業至今市值破3兆,正是金融支持與科技投資交織的成果。一席話帶動欲鴻海股價創新高。法人看好鴻海三大業務齊發,AI伺服器、電動車、蘋果組裝業務共同推升成長動能。(圖/記者師瑞德攝影)投資人後悔沒早點上車。鴻海(2317)股價飆上新天價,AI伺服器訂單爆發、電動車量產在即,加上手機組裝回溫,三大印鈔機齊發,外資高盛更罕見發出36頁報告,將目標價上修至400元。市場議論:「這家曾被低估的巨獸,終於甦醒了。」
AI爆發 鴻海迎來算力黃金期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最新公開談話中直言:「AI才剛開始。」他透露公司正啟動下一個五年計畫,強調AI伺服器只是開端,真正的潛力在於算力全面進入各行各業。分析師黃世聰指出,OpenAI等全球巨頭持續加碼基礎設施建設,鴻海作為輝達(NVIDIA)GB200與GB300伺服器主要組裝廠,出貨量將從今年下半年起快速放量,「AI是鴻海下一個黃金十年的起點。」
墨西哥擴廠 搶進美國AI供應鏈
劉揚偉也證實,鴻海正加碼墨西哥布局AI伺服器產能,租地面積超過6,000坪、總租金約5億台幣。據悉,該廠鎖定服務美國市場,未來不排除成為OpenAI及微軟Azure的主要供應據點。法人解讀,這是鴻海「跟著算力走」的戰略部署,將持續強化其在AI產業鏈的掌控力。
三立iNEWS節目《Catch大錢潮》主持人王志郁訪問分析師黃世聰,兩人點評鴻海AI布局與股價前景,直呼「400元不是夢!」(圖/YT @ CATCH大錢潮)電動車與蘋果 成第二支成長曲線
除AI外,鴻海在印度投資18億美元打造手機組裝基地,搶搭蘋果產能轉移潮;另在電動車領域,Model B與Model C進入量產倒數,並有望與日本車廠合作推出新平台。法人看好,三大事業齊頭並進,明年每股獲利(EPS)上看17元。
股價衝400?電動車是關鍵拼圖
外資高盛在最新報告中預測,若電動車業務順利開出,鴻海股價有機會挑戰歷史高點400元。節目《Catch大錢潮》主持人王志郁與分析師黃世聰一致認為:「AI火力還沒全開,真正的大行情才要開始。」
專訪精彩片段搶先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BzauTXR_E
三立iNEWS YouTube直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507BLtbqU
《Catch大錢潮》節目影片https://youtu.be/GQZq6QzJ-VA?si=Re4EH36b4i5X3vLO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