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正試圖打破中國對全球稀土供應的壟斷,但專家警告,對於川普所宣稱「美國一年內將稀土充裕得不知該怎麼辦」的說法,恐怕只是一場幻想。
川普對於與澳洲共同攜手對抗中國稀土很有信心。(圖/翻攝自川普臉書)川普於當地時間20日宣布,美澳兩國達成總額85億美元(約2600億元台幣)的稀土合作協議,將在未來6個月內共同投資超過30億美元(約920億元台幣),發展關鍵礦物項目,預估可創造530億美元(約1.6兆元台幣)產值。川普高調表示:「大約一年後,我們將擁有如此多的稀土與關鍵礦物,多到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中國掌控全球九成稀土
CNN 21日報導,稀土是製造智慧手機、電動車與軍事設備的重要原料。中國目前掌握全球逾九成的稀土精煉產能,長期佔據主導地位。今年稍早,北京以「出口管制」作為施壓手段,導致全球供應鏈大亂,迫使華府將稀土視為戰略焦點。
月初中國再度收緊出口規定,要求即使是在海外經中國加工的稀土也須納入審查,這一動作震撼全球製造業。川普隨即回擊,威脅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使兩國經貿關係再添不確定性。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2020年至2023年間,美國進口稀土化合物與金屬的70%來自中國。高盛估算,若稀土供應中斷10%,美國經濟產出恐損失高達1,500億美元(約4.6兆元台幣)。
美澳聯手投資
根據白宮說明,協議內容包括五角大廈將投資在西澳建造一座年產100公噸的先進鎵煉廠,美國進出口銀行也將提供超過22億美元(約676億元台幣)融資意向書,用於支持相關礦業計畫。白宮強調,這是「確保美國稀土安全供應鏈的關鍵一步」。
不過,這筆龐大投資也讓澳洲處於微妙位置。中國是澳洲最大貿易夥伴,而美國則是其主要軍事盟友。坎培拉近年一方面深化與華府的防衛合作,另一方面仍試圖維持與北京的經貿穩定。
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席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川普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會面前指出:「澳洲在這項合作中扮演關鍵角色,能讓全球經濟更安全,不再受中國稀土勒索的威脅。」
中國政府透過稀土大打貿易戰。(圖/翻攝自新華網)澳洲擁全球第四大稀土儲量
澳洲擁有全球第四大稀土儲量,近五年已逐步擴大開採。根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數據,澳洲去年吸引全球稀土探勘投資的45%,金額約6,400萬美元(約新台幣20億元),位居全球首位。澳洲礦企Lynas更在今年5月成為中國以外首家成功商業生產「鏑氧化物」的公司,這是重要的重稀土元素。
不過專家普遍認為,川普口中的「一年內供應充足」過於樂觀。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地質學教授馬夫羅傑尼斯(John Mavrogenes)直言:「短期內根本不可能解決稀土供應問題,中國領先太多。」他指出,澳洲要打造完整供應鏈仍面臨高能源成本、技術人力短缺與環境壓力等挑戰,「即便現在全力以赴,也至少要10年才能追上。」
昆士蘭大學永續礦業研究所所長范爾塔(Rick Valenta)則表示,美澳協議提供的資金確實能推動產業跨入量產關鍵期,「目前西澳正興建一座稀土煉廠,目標2027年投產。我們有多個項目已準備就緒,但需要最後一輪融資才能真正啟動。」
雖然川普政府正積極尋找替代供應來源,包括與澳洲、巴基斯坦等資源國簽署合作備忘錄,但專家普遍認為,美國要在短期內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仍困難重重。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