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一文看懂/高市早苗為何是弱勢領袖 中國憂她挺台立場

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煮熟的鴨子,終究沒飛走!儘管遭遇前執政搭檔公明黨拆夥的危機,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仍透過與維新會的結盟,於21日當選日本首相。不過,學者憂心,新盟友的「閣外合作」模式,恐怕不利聯合政府的穩定。另外,《富比世》雜誌刊登專家文章,指出對中鷹派的高市,其鮮明的挺台立場,尤其引發北京擔憂。

高市早苗(圖/翻攝自X平台@takaichi_sanae)
高市早苗(圖/翻攝自X平台@takaichi_sanae)

比起中間偏左的公民黨,自民黨與維新會同屬右派陣營,但政治光譜的相近,並不完全等同新聯合政府會穩定。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東京校區教授金斯頓(Jeff Kingston),接受美國《時代》雜誌採訪,指出維新會不入閣的「閣外合作」模式,意味著「若事情不如維新會所願,它即可走人」。

金斯頓還拿高市與她的政治導師、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做比較,強調高市並無安倍的政治威望,因此與公明黨合作的破局,已讓高市聲望受打擊,成為弱勢領袖。

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的訪問學者奈吉(Stephen Nagy)則表示,高市政權穩固與否,端看她如何管理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關係。另外,高市屬於強硬保守派,她的相關意識形態立場也引發爭議。

奈吉就此說道:「我唯一的擔憂,是她會錯誤地專注在意識形態的短期利益,而忽視了務實的長遠收穫,因為正是後者,才能讓她的政權長久,足以有效施政。」

高市的右翼傾向,還造成北京的擔憂。地緣經濟專家何偉龍在《富比世》撰文,稱中國對高市的崛起,充滿警戒。

文中提到,在原本的自民黨與公民黨聯合執政架構,偏左的公明黨會踩煞車,在財政與外交領域,把政策拉回中間。但隨著公明黨離開,由更加右翼的維新會取代,高市正把自民黨帶往更右傾的方向,可能從根本改變日本政壇。

像是高市時常參拜靖國神社,由於裏頭供奉了二戰時的甲級戰犯,這類舉動都會引發中國與南韓的抗議。儘管高市今年不再出席靖國神社的秋季例行大祭,但這段過往恐怕仍會是日本與鄰國關係的地雷。

高市還是知名的對中鷹派,經常抨擊中國的擴軍與經濟脅迫行為,並疾呼加強管制關鍵技術,以免外流到中國手上,此外她也主張深化與民主國家的合作。像是高市曾在社群媒體,隔空回應川普,強調日美兩國應「推動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而隨著日本把中國當成最大安全威脅,高市在國防政策上,推動修改戰後和平憲法,將自衛隊擴大,引進徵兵制,改善軍備。

在中國最關注的台灣議題上,高市更是挺台立場鮮明,頻頻挑戰中國的「一中原則」。她曾公開表達有意與台灣組成「準軍事同盟」,最近也在社群稱呼台灣是「珍貴朋友」,引起中國官媒怒批違反了中日1972年建交的公報。她還曾發布聲明,反對「單方面以武力或脅迫的方式改變現狀」,被認為是支持台灣自主的最明確表態。

對於高市成為日本新領導人,中國官方的回應至今保持克制,但自家學者與專家已經坐不住,表達越來越濃烈的不安。一些人就出言警告,稱高市的對立論調,將引發緊張升高的惡性循環,而日本越往美國與日本靠攏,也將增加擦槍走火的失算風險。

何偉龍在《富比世》的文章分析,高市治理下的日本,若脫離歷屆政府的謹慎作法,轉而加強與台灣的情資與軍事合作,恐怕會引發北京的強烈反應,從外交抗議到經濟脅迫,甚至是在印太地區釋放更強烈的軍事訊號。不過,何偉龍也認為,2010年中國就曾以切斷稀土出口施壓,所以日本早就經歷過,因此不大可能退縮。

文章做出結論,日中兩國的互不信任,在高市任內只會加深。但何偉龍也表示,外交政策強硬,不代表兩國無法進行外交接觸、降低緊張。他建議,比起目前在台海與東海議題採取的「戰略模糊」,劃設清晰的界線,或許才有助日中雙方的建設性溝通。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2025太子忠孝文化季】桃園護國宮太子爺夜巡!神的步行者、五夜暗訪 10/22 第五夜 回宮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