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思妤/台北報導
林佳龍出席論壇接受媒體聯訪(圖/翻攝畫面)台中市梧棲一處養豬場出現非洲豬瘟案例,引發廚餘養豬的疑慮,全台目前禁用廚餘養豬,沒想到台中市府卻又將廚餘「露天掩埋」,台中霧峰等地都出現「廚餘谷」臨時堆放區,被質疑恐引來鼠、鳥群等聚集,再成為防疫漏洞。外交部長、前台中市長日前大嘆,盧秀燕「逢龍必反」,第二期熟廚餘處理設施被擱置延宕,他今(28)日也再喊話,希望中市府盡快恢復拖延多年的計畫,亡羊補牢解決廚餘問題。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案例,且被發現豬農沒有依照規定上傳廚餘蒸煮紀錄,台中市環保局還推給「老農不會用網路」,引起爭議。
林佳龍日前則社群平台大嘆盧秀燕「逢龍必反」,從率全台之先首座生質能源廠到全台非洲豬瘟防疫破口,他在台中市長任內推動全國首座以廚餘轉化能源的資源循環能源示範廠,但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在盧市府上任後被打成弊案,原先持續擴建的第二期熟廚餘處理設施被擱置延宕;應全面推動的家戶生廚餘桶配套遭到汙名化,讓整體從「廚餘 → 處理 → 能源 → 再利用 → 永續」的循環鏈,硬生生被切斷。
林佳龍指出,公共政策不應該是政治鬥爭的工具,而應是守護人民安全的最後防線。盧市府的「逢龍必反」與連串防疫應變失誤,不只是執政不力,更是對全台人民二十年努力的踐踏,甚至將農畜產業與國家食安的信任基礎付之一炬。
林佳龍今天出席2025台歐海底電纜安全合作論壇,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到此事。他表示,已經在臉書上有貼文詳細說明,廚餘不只是垃圾問題,廚餘好好處理可以變成能源,他擔任市長時對於生廚餘、熟廚餘都有完善規劃,已經完成第一期工程,只是量比較小。
林佳龍說,廚餘要能處理,從家戶到運輸到所謂生質能發電,這都需要配套。他喊話,「已經拖延很多年計畫,希望盡快恢復,亡羊補牢來解決廚餘問題」。